如果脑血管大夫的工作有“过年”繁忙这一说,可能那一天就是10月29日的世界卒中日。这一天短短的数小时除了完成日常工作,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展现饱满热情的精神面貌,以进行诸多义诊及大量的百姓科普深入社区、甚至到数十公里之外的脑卒中患者家访等工作。
驱车数十里山区少数民族卒中患者家访
世界卒中日的由来?
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每四个人一生中会发生一次卒中。而在中国,卒中已蝉联百姓健康“头号杀手”榜首十余年,比肝癌、肺癌、冠心病等更可怕。
20世纪90年代,就有组织提议设立世界卒中日,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全球推广。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
世界卒中组织(WSO)于2006年10月29日开展了第一个世界中风日。该组织致力于提高人们对卒中的认识,帮助卒中幸存者恢复生活。其使命是“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以改善全世界卒中患者的护理”。每年的10月29日都会有一个特别的主题,前几年的主题包括“小中风,大麻烦”(2008年)、“因为我在乎”(2013年)和“中风后再起来”(2018年)。中国卒中学会等组织机构做了大量的卒中日相关工作。
今年世界卒中日口号“Minutes can save lives”
(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
脑卒中是怎么发生的?
当大脑的血液供应被完全或部分切断时,就会发生脑卒中。因为脑细胞不断需要氧气和营养,如果血液供应不能及时恢复,细胞就会开始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怀疑脑卒中症状时,让患者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脑卒中的发生
可能您会好奇:为什么得脑卒中的人很多,但是结果却不一样呢?一些脑卒中患者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一些患者会导致残疾,而一些患者会导致死亡。脑卒中对人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脑卒中得到治疗的速度有多快,脑的哪一部分和多大范围受到影响等。
您如何知道某人是否发生脑卒中?
以下这些是您在日常生活中该留意的地方:
他/她的面部看起来不对称,一边下垂;
他/她的手臂是否无力或麻木?比如吃饭拿筷子,筷子掉下来;
他/她是否说话困难?或者是说话声音听起来很奇怪,跟平时不一样;
如果你发现上述任何情况,请马上去医院或者拨打急救电话(120)。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
脑卒中如何治疗?
首先尽可能快的送到医院。
由动脉堵塞导致脑卒中的患者可以:疏通堵塞的动脉;使用预防新血栓形成的药物。
由出血导致脑卒中的患者可以:接受治疗以减少脑内或脑周围出血所致的损伤;接受修复动脉或者止血的手术。
取栓手术治疗脑卒中 恢复更好
怎么预防脑卒中?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适当活动。戒烟:许多研究表明,戒烟可以减少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如果肥胖或者超重,减轻体重。限制饮酒。健康的饮食,选择脂肪和胆固醇较少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及低脂乳制品的食物。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一些患者可能仅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能是不够的,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来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使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一些患者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抗血小板治疗,也就是预防小血栓形成,比如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这些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学会、医疗机构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卒中日活动。
中国卒中学会卒中日宣传海报
未来需要卫生部门、医务工作者及百姓携手共同抗击脑卒中。国内有不少学会、协会等脑卒中科普官方公众号,也有不少高水平脑血管医生的卒中科普公众号如:北京霍晓川教授的天坛晓川大夫、吴川杰教授的吴川杰说;南京刘锐教授的第67病区;广州代成波教授的视频号Cerbrium、乔宏宇教授的广州取栓俱乐部、陈红兵教授的淮左名都以及成都袁正洲博士的卒中论坛等。
百度百科中,关于世界卒中日的视频有来自重庆的张猛教授以及上海的李轶教授科普视频(视频截图自百度)
未来卒中的防控之路,有点类似千年前诗仙李白写的《蜀道难》,艰巨而又充满挑战、也会有挫折甚至失败,但是我们初心不变。在国人不懈努力下,近年中国正由卒中大国向卒中强国转变:2022年7月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The Lancet发文、8月份宣武焦力群教授与新桥杨清武教授背靠背发表JAMA、10月首都医科大吉训明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伟教授背靠背发表NEJM等等。世界上有了更多的中国卒中学术声音,我们脑血管医护及从业者甚至卒中患者及家属循着大师们的步伐,信心满满且目光如炬。
路遥远,我们一起走。
袁正洲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神经内科脑血管及神经介入学科带头人。
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卒中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远程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介入分会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高危筛查分会委员。
两获全国取栓病例大赛冠军(2019年、2020年),全国取栓病例大赛决赛评委(2021年)。浪潮联盟取栓论坛发起人,创办卒中论坛微信公众号。所率卒中团队荣获“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质量改进全国十佳模式”(2021年)。国内率先报道多种罕见脑血管疾病及多种取栓技术。
近年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取栓SCI论著十二篇。参与及主持国家“十三五”慢病专项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市院级课题多项。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