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发布 | 564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什么时候需要急诊?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NCCT 对诊断早期 SAH 敏感度很高,对于怀疑 SAH 的患者均应尽早行 NCCT 检查。SAH 早期的 CT 表现(出血 3 天内)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第一种为鞍上池或环池积血并向周围蛛网膜下腔扩散,是动脉瘤性 SAH 的典型表现;


第二种即典型的良性中脑周围非动脉瘤出血,表现为中脑周围、基底池下部积血而几乎不向周围脑池和外侧裂扩散,此种类型中约 5% 为脑动脉夹层出血导致;


第三种形式为出血仅局限于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SAH患者 3 天内头颅 CT 诊断的灵敏度可达 93%~100%,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性率急剧降低,2 周时敏感度降至 30% 以下。


当动脉瘤破裂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在 CT 平扫上可见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出血量较大时呈铸型。


颈内 -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时,血液多积聚在患侧外侧裂池和基底池处;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时,血液多积聚在患侧侧裂池;


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时,少量血液多积聚于前纵裂内,出血量较多时两侧侧裂池亦可见积血,多对称分布;


椎基底动脉瘤破裂,血液多积聚在脚间池和环池。



Fisher 分级是根据出血量及分布部位对 SAH 的 CT表现进行的分级,有助于预测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风险。Fisher 分级标准如下:


Ⅰ级:无蛛网膜下腔出血,CVS 可能性低;


Ⅱ级: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血凝块,CVS 可能性低;


Ⅲ级:蛛网膜下腔有血凝块或垂直层血肿> 1mm 厚(纵裂、岛叶池、环池),CVS 可能性高;


Ⅳ级:脑内和(或)脑室内血肿,CVS 可能性高。


目前的研究认为 Fisher 分级Ⅲ ~ Ⅳ级的动脉瘤性 SAH 病人需尽早手术,Fisher 分级Ⅰ ~ Ⅱ级的病人如果在发病 3~6 小时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最差。


另外,在关注出血的同时还应注意是否合并脑积水等情况。


与 CT 相比,MRI 的 FLAIR 序列有助于显示被脑脊液掩盖的SAH 脑沟及脑池内的血性成分。SAH 出现后的不同时间,MRI 各序列的表现不同。发病数小时,T1WI 为等或低信号,T2WI 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发病 24 小时后,出血处 T1WI 高信号、T2WI 低或高信号、FLAIR、DWI 均为高信号,而梯度回波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为低信号。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