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锁孔入路视频详解---我的手术学习笔记系列》(点击浏览)中介绍了传统三叉神经MVD技术,其是一种“插入式”手术方式。而“责任血管悬吊法(Sling technique)”是一种“转位式”手术方式。本文将重点展示四种MVD术中责任血管悬吊技术(Offending Vessel Transposition Technique)(或称移位技术):
1.Teflon棉条+胶水黏附 或 缝合悬吊技术
2.双面胶悬吊技术
3.邻近硬膜包裹+动脉瘤夹 或 缝合悬吊技术
4.人工硬膜包裹+动脉瘤夹悬吊技术
笔者水平所限,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Teflon棉条+胶水黏附 或 缝合悬吊技术
▼以左侧三叉神经痛为例,下图示责任动脉
▼制作适当长度的Teflon棉条,用器械插入责任动脉下方并从后方拉出。
▼形成吊索样结构,试验确定吊索牵引方向。
▼用耳脑胶将吊索两端固定在相邻的硬膜上。
▼如果效果欠佳,可以增加第二条Teflon吊索。
▼Teflon吊索也可以使用丝线缝合到相邻的硬膜上。
▼同时使用耳脑胶加固吊索。
二、双面胶悬吊技术
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院Tomotsugu Ichikawa介绍了一种双面胶(Double-Stick Tape)技术,其论文《‘‘Double-Stick Tape’’ Technique for Transposition of an Offending Vessel i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Technical Case Report》中使用一种名为“TachoComb”的材料,用纤维蛋白胶将其无涂层的一面粘附在责任动脉表面,待胶水硬化后,将其带有涂层的一面贴到相邻的硬脑膜上。
TachoComb是一种人体可吸收干式分层泡沫纤维网。由马腱胶原纤维做载体,其上敷以人纤维蛋白原、牛凝血酶和抑肽酶等。在与出血创面或体液接触时,其中的凝血因子溶解,并将胶原载体和创面表面连接起来。纤维蛋白原分裂出肽,使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聚合反应如二元胶水般产生粘合作用,在创面上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稳定的交联。抑肽酶则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稳定性,延缓其降解。通常在3~6周左右胶原纤维网逐渐被肉芽组织吸收,转化成内源性结缔组织。
▼以右侧面神经MVD为例,下图可见责任血管为粗大的椎动脉。
▼将TachoComb裁切成适当大小(4 mm*10 mm),在TachoComb无涂层的一面涂上纤维蛋白胶,将其黏附在椎动脉表面。有涂层的另一面朝向相邻的硬膜。
▼待纤维蛋白胶凝固硬化后,将TachoComb有涂层的一面贴到相邻的硬膜上。
▼用吸引器支撑贴附5分钟,确认固定牢靠。
▼检查责任血管和REZ区之间的空隙,以确认REZ完全减压。
三、邻近硬膜包裹+动脉瘤夹 或 缝合悬吊技术
▼以右侧三叉神经痛为例,发现小脑上动脉分支为责任血管。
▼用小圆刀片在相邻小脑幕下方横行切开一个小口
▼用显微剪刀继续分离小脑幕的下层,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硬膜瓣。
▼用显微剥离子将责任血管拨入硬膜瓣内
▼用动脉瘤夹 将硬膜瓣的游离端固定在小脑幕上
▼最后确认责任血管通畅,确认REZ完全减压。
▼也可将硬膜瓣游离端缝合到小脑幕上,替代动脉瘤夹。
四、人工硬膜包裹+动脉瘤夹悬吊技术
巴罗神经科学研究所Lawton教授在论文《Ma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the Brainstem and Cranial Nerves: Evolution of an Anteromedial Vertebrobasilar Artery Transposition Technique》介绍了一种使用muslin gauze作为吊带,包裹责任血管,配合动脉瘤夹固定在邻近硬膜的技术。
Muslin gauze是一种棉织物,对动脉有良好的牵引力,没有扭结或滑动。这种材料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包裹和强化。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临床常用的人工硬膜替代。
下图为操作示意图:
分步详解
▼以左侧延髓旁椎动脉压迫迷走神经为例,责任血管为粗大的椎动脉,此时垫入Teflon效果欠佳或无效。
▼取muslin gauze裁切成合适大小,在一端剪开一个缝。
▼将吊带有缝隙的一端导入椎动脉下方并拉出,另一端穿过缝隙后拉紧。
▼用19号穿刺针在邻近硬膜上切开一个小口。
▼用直的3mm微型动脉瘤夹将吊带的尾端钉在硬膜上。
▼由于椎动脉较粗大,常需要置入第二条吊带加固。
▼再次用19号穿刺针在邻近硬膜上切开一个小口。
▼第2枚微型动脉瘤夹将吊带的尾端钉在硬膜上,调整吊带尾端的位置即可调节椎动脉的位置。
此外,Lawton教授还示范了只用动脉瘤夹来悬吊责任血管的方法:
▼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穿入三叉神经近端,将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分离。
▼用剪刀在邻近小脑幕上剪开一个豁口。
▼用剥离子扩张切口至合适大小。
▼用一枚环形动脉瘤夹将责任血管固定在小脑幕上,确认责任血管血流通畅,确认REZ完全减压。
参考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播放):
1.Teflon棉条+胶水黏附或缝合悬吊技术。
2.双面胶悬吊技术。
3.邻近硬膜包裹+动脉瘤夹或缝合悬吊技术。
4.人工硬膜包裹+动脉瘤夹悬吊技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