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发布 | 847阅读
脑肿瘤-脑膜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万经海教授:血供丰富矢状窦旁脑膜瘤1例

万经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达人收藏


一般资料


李某,54岁,因“头痛头晕、小便失禁3月,右侧肢体无力伴反应迟钝1月余”入院。体检:神清,反应迟钝,语言缓慢,CN(-),计算力下降,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病理征(+)。头颅磁共振示前1/3上矢状窦、镰旁巨大肿瘤,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T2像显示大量血管流空,周围有脑水肿带;注射对比剂后肿瘤明显强化(图1)。左额脑占位性病变,边界不清。DSA显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均供血,肿瘤染色明显,静脉期显示上矢状窦通畅;栓塞双侧颞浅动脉,效果欠佳(图2)。

image.png

image.png

图1.术前磁共振

image.png

图2. A,左侧ICA供血;B,左侧ECA供血;C,左侧脑膜中动脉栓塞后。


手术


常规左侧额部开颅,颅骨未见异常,翻起骨瓣出血凶猛。硬膜未受累,肿瘤附着于上矢状窦侧壁和大脑镰。肿瘤包膜尚完整,未突破软脑膜生长,但瘤周有大量增粗异常血管;肿瘤像被毛线团(增粗的新生血管)包裹的红苹果。铲除肿瘤附着、阻断硬膜供血后肿瘤出血仍然凶猛,于是游离肿瘤边界,电凝异常血管,阻断皮层血管供血后肿瘤出血明显减少,再分块切除肿瘤。术中失血3000ml。当天复查CT如图3。术后恢复顺利,无神经功能障碍,1周后拆线出院。病理为脑膜瘤,WHO 1级。

image.png

图3.术后平扫CT,示瘤床类似灌注压突破渗血。


讨论


本例脑膜瘤的特点是肿瘤血供及其丰富,DSA显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均参与供血,仅栓塞颈外动脉效果不佳,而颈内动脉系统栓塞困难。因此,备血充分,开颅后迅速铲除肿瘤基底、阻断肿瘤颈外动脉供血;游离肿瘤边界,电凝异常血管阻断皮层血管供血,最终顺利切除肿瘤。本例手术过程有些狼狈,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仁指教。



 作者简介


万经海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 第三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肿瘤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擅长各种颅底(沟通)肿瘤、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内镜手术治疗。主编国内第一部《脑膜瘤》、《颅底肿瘤外科学》,参加编写《微创神经外科学》等专著1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20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


cb43e9dbc3a307f81b83db17604c76a1_xO3w3x91BKwAAAAASUVORK5CYII=.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前往万经海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更多内容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脑肿瘤”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