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9日发布 | 1101阅读
脑肿瘤-脊索瘤

霍峻峰副主任医师:内镜下“鞍区-斜坡脊索瘤”切除切除一例

霍峻峰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霍峻峰副主任医师带来的:内镜下“鞍区-斜坡脊索瘤”切除一例,欢迎阅读、分享!


一般资料


患者女,66岁。


主诉:头痛1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头痛到当地医院检查,磁共振提示为:鞍区占位病变,考虑脊索瘤。当时被告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鉴于症状较轻,患者未行进一步诊疗。近一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为求根治来我院,门诊以“鞍区-斜坡占位(脊索瘤)”为诊断收入科室。


既往史:既往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术前检查


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肺部CT、腹部B超、心电图等未见异常。


术前影像:

术前CT:蝶窦、筛窦、鞍结节、鞍底、鞍背、斜坡被肿瘤侵犯破坏


磁共振提示:鞍内、鞍上、蝶窦、筛窦、中上斜坡占位存在,增强不均匀,左侧海绵窦侵犯征象


术前CT造影颅底重建:肿瘤(蓝染)占据鞍区和斜坡以及鼻窦,基底动脉与之比邻(无包绕)


术前诊断


鞍区-斜坡占位(脊索瘤概率大)。


治疗计划


入路选择:经鼻蝶-鞍上、鞍内、斜坡占位切除术。


手术策略


1. 仰卧位,口鼻轴和身体长轴保持15°夹角,使得摆台符合术者右侧站位操作;


2. 肾上腺素棉条充分浸润鼻腔粘膜,拓展总鼻道操作空间;


3. 助手扶镜,双手双鼻孔操作;


4. 鞍底-斜坡硬膜缝合技术+Haddad-黏膜瓣技术。

术中图片


蝶窦开口即可见肿瘤


图中可见肿瘤鱼肉样,侵犯斜坡骨质和部分斜坡硬膜,和基底动脉轻度粘连。双侧乳头体位于基底动脉尖上方,动眼神经穿行于P1和SCA之间 


肿瘤切除干净后的桥脑腹侧,可见左侧AICA、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起始部


改图清晰可见左侧AICA、外展神经和面神经起始部


图中展示:将鞍底-斜坡硬膜进行内镜下缝合


Haddad-黏膜瓣技术

术后影像


术后CT


术后磁共振


结果


1. 患者对手术耐受良好;


2. 术后MRI证实肿瘤切除干净;


3. 无神经功能损伤表现:无术后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或复视等;


4. 患者术后腰大池放置5天,7日后下床行走,15天后拔出碘仿纱条,无脑脊液鼻漏。


术后病理:脊索瘤。


探讨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残留脊索组织的先天性低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骶尾部及颅底中线部位,尤其是斜坡区域,其预后与肿瘤切除程度密切相关,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多能长期生存。由于颅底脊索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侵袭范围广,累及颅底重要神经、血管及脑组织等,手术完全切除极其困难,因此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


手术干预是推荐的治疗方式,目的是实现肿瘤的总切除。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术中神经导航系统、电生理监测、经鼻超声系统和多普勒超声血管探测仪等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内窥镜鼻内经蝶入路是疑似脊索瘤和斜坡软骨肉瘤的首选手术方式,这种技术是微创的,其疗效类似于斜坡脊索瘤的开放手术。


对于初次就诊的颅底脊索瘤,尽量在减少脑干及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及破坏的前提下争取全切,彻底切除肿瘤对无进展生存期具有重要价值,可取得较好疗效,术后复发率降低,生存期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勇等.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9).
[2]Ayaz, M. , et al. "Clival Chordo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urgical and Adjuvant Treatments. " Pol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7).
[3]Alotaibi, Fahad , et al. "Giant Petroclival Primary Intradural Chordoma: 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urgery Reports (2014).
[4]马静等.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斜坡脊索瘤2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32.3(2018):3.


作者简介


霍峻峰 副主任医师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师从国内著名神外专家游潮教授、刘献志教授和孙炜教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协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脊柱脊髓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行为医学学会委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