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发布 | 6016阅读

脑出血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抗凝?

吴川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脑出血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常见,深静脉血栓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我们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的标准治疗是抗凝。

但是,抗凝治疗又怕有加重脑出血,那么当脑出血遇到下肢深静脉血栓应该怎么办呢?


《2022年美国AHA/ASA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推荐:

对于卧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推荐从诊断后当天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对于卧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低剂量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有助于减少肺栓塞的风险。


对于卧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发生后24-48小时开始低剂量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可能是合理的,这使预防血栓形成的获益最大(相对于血肿扩大的风险)。


对于卧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单独使用及膝盖的弹力袜或长及大腿的弹力袜,对预防血栓栓塞无益。


对于合并近端深静脉血栓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如果不适合抗凝治疗,采用暂时性植入可回收滤网作为过渡,直到可以开始抗凝治疗是合理的。


对于合并近端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在脑出血后1-2周延迟开始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


 吴川杰说 

从指南的推荐以及推荐依据的临床研究来看,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

脑出血患者的预防性抗凝应该尽早,也就是脑出血发生后24-48小时后就可以开始。

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小剂量的预防性抗凝不增加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风险。

但是治疗剂量的抗凝似乎出血风险较大,所以指南推荐治疗剂量的抗凝在脑出血后1-2周开始。

所以综合看来,脑出血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事情。

最后,因为脑出血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显著高于脑梗死。所以,脑梗死后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策略与脑出血有较大的不同。


下面是《2019年美国AHA/AS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管理指南》中的相应推荐,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对于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如果没有禁忌,推荐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和水化)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而不是单纯常规治疗。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性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获益尚不明确。


当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获益对比尚不明确。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不应该使用弹力袜。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