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5日发布 | 426阅读

脊柱矢状位序列与中国老年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杜占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达人收藏
背景


腰椎间盘突出(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的老年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肉的变化及长期的外力会导致脊柱和骨盆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不同人群在保持直立姿势时,脊柱矢状位排列不同,这可能导致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椎间盘退变。

作者调查了中国老年人群中不同Roussouly类型的间盘退变程度、突出部位及数量,以明确其关系。

方法


收集正常人及腰椎间盘患者的资料并分为两组,按照以下纳入排除标准,无症状组2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组213例。

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

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椎后凸( 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矢状面轴向距离(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PI-LL (PI minus)等。

根据Roussouly分型将患者归类


骶骨倾斜角<35°,腰椎前凸较小,前凸顶点位于L5中点,下腰弯角度很小趋于水平,呈现一条不协调的较长胸腰椎后凸和较短的腰椎前凸曲线,拐点偏低,位于L3。


骶骨倾斜角<35°,腰椎前凸顶点在L4,腰椎前凸较小,下腰弯趋于水平,胸弯及腰弯均偏小,呈现协调的平背外观,拐点偏高,位于L1。


35≤骶骨倾斜角≥45°,腰椎前凸前凸顶点在L4,呈现一条协调的几乎等长的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曲线,曲线拐点在胸腰段。


骶骨倾斜角>45°,腰椎前凸前凸顶点在L3或更高位椎体,胸弯偏大,呈现一条协调的较长的腰椎前凸和较短较大的胸椎后凸曲线。

按照椎间盘退变分级系统(Pfirrmann分级),1、2级记为0,3、4、5级认为椎间盘有明显退变,为记为1。记录每个患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的总数目;从L1/2到L5/S1的腰椎间盘位置分别记为1、2、3、4和5,计数越大代表远端椎间盘突出越多。然后对两组患者行统计学分析。

4例不同Roussouly类型的典型病例 

a、b、c、d分别为RoussoulyⅠ、Ⅱ、Ⅲ、Ⅳ型

结果


与无症状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明显较小。

Rousouly1型和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即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RoussoulyⅠ型和Ⅱ型更多见。

腰椎间盘位置越靠下,退变越严重。对于上位腰椎间盘,RoussoulyⅢ退变更严重,Ⅱ型退变最轻。对于下位腰椎间盘Roussouly分型之间无明显区别。

 

Rousouly分型Ⅰ型到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突出的位置在逐渐升高,即Ⅲ型Ⅳ型更易出现上位椎间盘的突出。

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柱骨盆序列更平坦,其特征是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低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无症状人群。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中以RoussoulyⅠ型和Ⅱ型为主,不同的Roussouly类型会影响椎间盘退变程度、突出位置和数量。

参考文献

[1] Song J ,  Pan F ,  Kong C , et al. Does the sagittal spinal profile differ between the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2021.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杜   占
审校:江   


0.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