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于【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

Reference:[Lilja S, Tolppanen AM, Koponen M, Hartikainen S, Tiihonen M. Incidence of antipsychotic use among community dwellers with and without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22 Aug 24;103:69-72.
doi:10.1016/j.parkreldis.2022.08.024]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精神病症状,此类药物的使用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据既往研究评估,22%~51%的帕金森病受试者在确诊后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近5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精神病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在疾病某个阶段出现的虚假存在感。
尽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患者在确诊帕金森病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生率较高,但众所周知,非运动症状也发生在诊断前驱期。然而,针对患者在诊断前驱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率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空白阶段。
研究学者们对基于国民数据的FINPARK研究展开分析,该研究共纳入20,994名帕金森病受试者和142,944名非帕金森病对照者,研究队列评估了确诊帕金森病前后十年内每1,000人每6个月内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例。随访期间,帕金森病受试者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率占该分组的26.9%,非帕金森病对照者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率占该分组的9.7%;相较于确诊后,帕金森病受试者在确诊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学者们发现帕金森病受试者在确诊前4年左右,发病率有所增加;在确诊后7.5年左右,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例达到最高。
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受试者中,帕金森病受试者平均年龄小于非帕金森病对照者;与对照者组相比,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男性比率更高。
研究队列中,两组受试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存在差异。帕金森病受试者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喹硫平(64.4%),其次是利培酮(15.1%);非帕金森病对照者中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37.7%),其次是喹硫平(31.2%)。
本研究评估了受试者在确诊为帕金森病前后十年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生率,因精神病症状很难识别为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与帕金森病的诊断相关联。研究局限性在于所纳入的数据不包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症和剂量,登记册中不包括疗养院和医院中使用的药物。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调查在确诊帕金森病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率的研究。在帕金森病受试者中,首次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率几乎是对照组的三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可能在确诊前几年便开始出现。”
——研究小组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