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发布 | 403阅读

【中国声音】降低痴呆风险,高血压如何选择用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亚梅教授团队新发现

唐亚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内资讯

脑医汇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原创首发于【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


前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虽然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但进展为痴呆风险高。高血压和MCI常见于老年人,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和MCI的老年患者,如何选用降压药物,从而降低MCI向痴呆进展的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2年6月29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唐亚梅教授团队在期刊《Hypertension》上在线发表的一项题为《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progres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dementia》的研究论文表明,在患有高血压和MCI的患者中,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其他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更有利于降低MCI向痴呆进展的风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硕士研究生邓镇宏为本文第一作者,唐亚梅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



研究摘要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同时患有高血压和MCI的患者,根据服用的降压药种类,分为ARB组、ACEI组、其他降压药组(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无服药组。


与无服药组、其他降压药组、ACEI组相比,ARB组发生痴呆的风险分别降低69%、51%、55%。


此外,纵向认知功能变化分析表明,ARB组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最慢。这进一步支持了ARB的认知保护效应。


潜在生物机制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将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IV等。其中,血管紧张素II为主要活性产物,可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ARB和ACEI均为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且都作用于RAS系统以发挥降压效果。不同的是,ACEI抑制ACE,从而减少各型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而ARB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最近提出的血管紧张素假说(angiotensin hypothesis)认为,在RAS系统的终末受体之中,AT1R的激活会促进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病理过程从而有害于神经功能;而血管紧张素II和IV,分别通过激活AT2R和AT4R,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效应。基于该假说,相比于完全抑制RAS系统的药物(ACEI),仅阻断AT1R的药物(ARB)可能提供更优越的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该血管性紧张素假说。


总之,本研究发现,在患有高血压和MCI的老年患者中,与ACEI和其他降压药相比,ARB更有利于降低MCI向痴呆进展的风险。未来仍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确认这种效果。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唐亚梅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科学中心主任、神经科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唐亚梅教授多年来从事脑损伤、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以通讯作者在J Clin Oncol,Clin Cancer Res,Acta Neuropathol,Neurology,Stroke,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系列文章,系列研究受到Lancet Oncol等专题评述,被多部国际权威指南共识采纳推荐(包括发表在CA-Cancer J Clin的美国头颈肿瘤治疗指南),直接指导临床决策;牵头制定《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主编专著3部,获邀于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9,2016,2014 SfN)、冷泉港亚洲胶质细胞会议(2016,2018)发言。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