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TXA主要用于CSDH保守治疗患者;日本东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Keita Shibahashi等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TXA是否可降低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的再手术率,结果发表在2022年7月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hibahashi K, et al. J Neurosurg. 2022 Jul 22;1-7. doi: 10.3171/2022.5.JNS2266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发病率逐年上升。钻孔引流治疗CSDH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但有报道称,术后血肿复发率高达4%-27%。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是赖氨酸合成类似物,可竞争性结合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内的赖氨酸受体,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和炎症反应。目前,TXA主要用于CSDH保守治疗患者;日本东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Keita Shibahashi等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TXA是否可降低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的再手术率,结果发表在2022年7月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日本疾病诊断分组(Japanese Diagnosis Procedure Combination,DPC)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间诊断为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医院类型(教学或非教学医院;大学附属或非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吸烟史、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入院时Barthel指数)、意识状态、诊断(包括主要诊断、入院时的合并症和入院后出现的并发症)、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方式、总住院费用和出院时的状态。主要结局指标为在住院期间再次钻孔手术比例或钻孔术后1年内再次入院比例。次要结局指标是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初次入院和再次入院的总住院费用。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这些并发症的组合。
作者通过混合效应的多变量逻辑回顾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值。将医院作为随机效应变量,比较不同医院TXA使用差异。计算C统计量,评估模型的鉴别能力,然后进行1:1近邻匹配。作者将医院的治疗偏好,即CSDH钻孔手术后2天内开始使用TXA的患者总数除以各医院进行的CSDH钻孔手术总数,作为工具变量。为确保工具变量的稳定,作者排除每年接受钻孔引流少于10例CSDH患者的医院。在工具变量分析中,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使用模型第一阶段得出的F统计量检验连续工具变量与钻孔手术后TXA使用之间的相关性。F统计量>10认为是强工具变量。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CSDH患者钻孔手术后2天内开始口服TXA与再次手术风险降低明显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此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