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发布 | 317阅读

脑卒中发病年轻化?预防才是“真谛”

钟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抽烟喝酒,都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等老年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其中,脑卒中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脑溢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为长期高血压合并脑的细、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比如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精神紧张、天气骤然变化、过度劳累等)血管破裂出血引起。


脑溢血是脑卒中的一种疾病类型,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因素。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脑卒中相对风险约为正常者的4倍。


2.吸烟:吸烟可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血管硬化,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尼古丁还可刺激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调查显示,长期被动吸烟者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1.82倍。


3.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4.心脏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病的围手术期、心脏起搏器等均增加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5.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心血管有密切关系。


6.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狭窄程度越重,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越高。


7.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加孕激素替代治疗明显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8.膳食和营养


9.运动和锻炼


10.肥胖:肥胖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病。


11.饮酒过量:酒精摄入量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预防

一级预防

即发病前的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有效降低发病率。


脑卒中的大众预防包括全民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和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建议居民注意:

  • 定期测量血压,40岁以上者应每年体检一次;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与营养;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注重高危人群的筛检和预防,尽早干预。 


二级预防

  • 在小于50岁的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 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通过寻找脑卒中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减轻残疾程度。

  • 除一级预防外,主要为药物控制和定期健康检查。

  

三级预防

  •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治和康复。发病6小时内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溶栓适应证的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可使血栓溶解,及时恢复血供,改善预后。

  • 注意早期康复的实施,减轻残疾,降低致残率。



作者简介 


fetch_url.png

钟书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 脑血管、脊髓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介入专委会委员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

  •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

  • 海峡两岸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委会委员

  •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

  • 中国神经科学转化与循证医学协作组委员

  • 广西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 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

  •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

  • 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十周年菁英先锋奖、中国志愿医生脱贫攻坚功勋奖、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下载.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钟书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