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发布 | 263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神经介入-狭窄
神经介入-畸形

美诺微创丨微导丝微导管:动脉瘤,颅内狭窄,动静脉畸形的应用病例分享

王培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艾长思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

李镝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宋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达人收藏


GUIDE

导读


  • 病例一:微导管行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栓塞术

  • 病例二:右侧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病例分享

  • 病例三:美诺微创高质量的神经介入微导管DUO手术成功病例分享

  • 病例四:美诺微创神经介入GW18微导丝(BestPass®)和微导管MC27(GoodPass®)在动脉肿瘤的应用分享





美诺微创神经介入微导管GoodPass®微导丝Bestpass®产品开始实现手术一站式服务。

病例一


微导管行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栓塞术

此为1例来自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王培明主任团队治疗的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栓塞术病例。术中应用美诺微创医疗科技生产的DUO微导管进行填圈、打胶,顺利完成手术。填圈打胶使用同一根微导管,整体操作快捷,节省了大量手术时间。


患者信息


男患,66岁。


临床表现:患者因“突发头痛20天,加重2天”于2022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无明显又因出现头痛伴头晕,休息后无明显缓解,伴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就诊当地医院行颅脑CT提示:脑室内出血,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2天前患者下床运动后出现头痛加剧,行颅脑CT检查提示脑室内出血增多。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项运动正常。四肢自主活动,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颈软无抵抗,四肢腱反射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CT提示:脑室内出血。

CTA提示:

  •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瘤

  • 小脑动静脉畸形

  • 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 梗阻性脑积水

手术策略及用材


手术方案:脑血管造影+小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主要手术材料:

  • 微导管(美诺微创MC17L(DUO):2.1/1.6F)

  • 微导丝Bestpass®14

  • 液态栓塞系统(Glubran2)

  • 导引导管

术前影像


手术经过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动脉。将6F导引导管置于左侧椎动脉V2段,路图下在Bestpass®.014微导丝引导下将塑形后的GoodPass®MC17L(DUO)微导管超选至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腔内,微导管到位后填入QC-3-8-3D、QC-2-8-HELIX*2、AEC-02-06-H*2共5枚弹簧圈至瘤体,造影见动脉瘤不显影,解脱弹簧圈后将GoodPass®MC17L(DUO)微导管超选至载瘤动脉远端接近畸形团,造影见远端畸形团显影,供血动脉主干合并多发瘤样扩张结构,予以5%葡萄糖5ml冲管,注入10% Glubran2 0.5ml进行栓塞,复查造影见该分支完全栓塞。同法选Marathon微导管超选至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另一分支,超选造影显示远端畸形团合并供血动脉主干瘤样扩张结构显影。微导管到位满意后同法以10% Glubran2 0.4ml进行栓塞,造影证实该分支闭塞、畸形团及动脉瘤消失。剩余畸形部分拟二期处理。


术后影像:


▶▶ 体会与总结



术者体会

微导管的塑形能力、保持能力、跟踪性能好,也可以注胶栓塞畸形。



手术总结

1.顺利完成手术,美诺微创生产的DUO系列微导管,可用于动脉瘤的弹簧圈栓塞,能兼容所有弹簧圈的小外径微导管(近端2.1F,远端1.6F)。


2.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可使用同一根微导管,能兼容液体栓塞剂。


3.最小外径的微导管,能过复发动脉瘤的支架网眼。


4.156CM的长度,能够到达远端病变部位。


5.扭控力强,推送力大,支撑性强。


术者简介



王培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毕业于南通大学,擅长神经血管的血管内治疗,完成手术千余例,包括出血性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巨大占位栓塞等,缺血性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椎动脉开口狭窄等支架置入术

  • 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多篇

病例二


右侧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病例分享


前言:

  1. 美诺微创微导丝系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镍钛和不锈钢丝共同加工而成的混合式微导丝,有显著扭控性,有强大的推送性,大大加强了支撑性,能在极具挑战性的解剖部位引导微导管,可以在锐角分叉处提供优秀的跟踪性能。

  2. 具有填补国内空白的0.008英寸微导丝,适合远端,精细,迂曲结构中使用,可用于打胶,可用于眼动脉瘤等部位。

  3. 头端铂金线圈具有优越的显影性,头端一体化设计,可多次重复塑形。

  4. 美诺微创微导丝系列实现一站式服务,微导丝规格有直径0.008英寸,0.010英寸,0.014英寸和0.018英寸,每个直径长度有2米和3米。是一个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全系列微导丝。


此为1例来自佳木斯宏大医院的艾长思主任为大家带来的病例分享:用美诺微创公司生产的直径0.014英寸,型号GW14,长度200厘米的微导丝,行右侧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患者信息


男患,53岁,因癫痫持续状态来诊。


入院检查: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提示颅内多发血管狭窄,头颈部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

手术策略及用材


手术方案:经抗癫痫药物治疗稳定后,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右侧颈内海绵窦段重度狭窄,给予完善血小板功能监测及血栓弹力图检测证实血小板功能达标后,给予局麻下行右侧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主要手术材料:

  • 微导丝(美诺微创Bestpass®GW14-200)

  • 导引导管

  • 球囊扩张支架

术前影像


手术经过


术中,6F指引导管到位,美诺微创亲水涂层微导丝携带3.5×15微创Apllo球扩支架,接近右侧海绵窦后曲,微导丝顺利超选通过狭窄病变,行进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后,沿微导丝输送球扩支架覆盖狭窄病变,压力缓慢打压至合适压力,见支架贴壁满意,解除狭窄,远端血流充盈速度良好,明显改善灌注。





▶▶ 体会与总结



术者体会

导丝扭控性良好,推送性强,支撑性大,顺利通过了病变部位。



手术总结

1.美诺微创Bestpass®GW14-200微导丝成功完成了手术。


2.美诺微创微导丝系列,使用镍钛和不锈钢共同加工而成的混合式导丝,扭控力强,推送力大,支撑性强,能在极具挑战性的解剖部位引导微导管,可以在锐角分叉处提供优秀的跟踪性能。


3.显影性能好,塑形能力好。


术者简介



艾长思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

  • 脑血管病科主任(脑卒中病房)

  • 黑龙江省卒中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分会脑血管疾病介入专业组委员

  •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 对神经科常见多发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及出血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颅内血管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熟练掌握当前国内先进诊疗技术,包括:脑梗死急性期大血管病变的动脉取栓、颅内、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颅脑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栓塞术,常规开展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及经桡动脉入路颅内血管内治疗

病例三


美诺微创高质量的神经介入微导管DUO手术成功病例分享


前言:

  1. 美诺微创生产的DUO系列微导管,可用于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能兼容所有弹簧圈的小外径微导管(近端2.1F,远端1.6F)。

  2. 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可使用同一根微导管,能兼容ONYX液体栓塞剂和DMSO。

  3. 最小外径的微导管,能过复发动脉瘤的支架网眼。

  4. 美诺微创生产的微导管DUO填补国内空白,有8段不同硬度设计,7层不同材料厚度设计组成。

  5. 头端3厘米处2个显影环,手术可以看到,头端一体化设计,可多次重复塑形。

  6. 美诺微创微导管系列规格实现一站式服务,微导管内径有0.017英寸,0.021英寸,0.027英寸和0.017英寸DUO;每个长度有120-168厘米。是一个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全系列微导管型号规格。


此为1例来自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李镝主任为大家分享病例:美诺微创生产的DUO系列微导管行头面部动静脉栓塞术。


患者信息


男患,35岁。


临床表现:病人于1年前发现右侧头皮肿胀,逐渐增大,伴搏动,无红肿、破溃,完善颅脑MR考虑右额颞部头皮动静脉畸形;半月前在院就诊完善DSA考虑头皮动静脉畸形,予行介入栓塞治疗,恢复良好出院。患者动静脉畸形需多次栓塞治疗,现为再次栓塞入院,头面部血管畸形。


既往史:既往体健。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光反射灵敏;右侧颞部头皮肿胀,无压痛,无红肿、破溃,搏动感明细;余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灵敏,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MR提示:1.右额颞部头皮下静脉畸形,未累及颅骨,颅内MRI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2.头颅MRV:右额颞部头皮下静脉畸形,分别汇入右侧下颌后静脉及颞浅静脉。右侧下颌后静脉变异。右颞浅静脉直接汇入颈内侧静脉。

手术策略及用材


手术方案:头面部动静脉栓塞术


主要手术材料:

  • 微导管(美诺微创MC17L:2.1/1.6F)

  • 微导丝

  • 液态栓塞系统(Onyx)

  • 导引导管

术前影像


手术经过


患者取平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进行右股动脉穿刺,脑动脉造影。随后进行栓塞手术:微导丝微导管塑形之后,用微导丝携带微导管,送至靠近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在微导管迅速到位,退出微导丝,接着,经微导管推入Onyx(约0.5ml)栓塞畸形血管团,至胶反流明显时停止推注。


术后影像:


▶▶ 体会与总结



术者体会

塑形能力、保持能力,跟踪性能好,能够很快到位。



手术总结

1.顺利完成手术,美诺微创生产的DUO系列微导管,可用于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能兼容所有弹簧圈的小外径微导管(近端2.1F,远端1.6F);


2.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可使用同一根微导管,能兼容ONYX液体栓塞剂和DMSO;


3.最小外径的微导管,能过复发动脉瘤的支架网眼。


4.156CM的长度,能够到达远端病变部位。


5.扭控力强,推送力大,支撑性强


术者简介



李镝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 主任医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介入科主任

  • 原辽宁省介入分会委员

  • 第二届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会委员

  •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客座教授

  • 96年开始放射介入诊治工作,目前已开展了全身各部位的血管诊断性造影,各种肿瘤的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颅内、颅外血管狭窄性疾病的支架成形术,等3000余例

病例四


美诺微创神经介入GW18微导丝(BestPass®)和微导管MC27(GoodPass®)在动脉肿瘤的应用分享


此为1例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宋鹏副主任为大家分享病例。


患者信息


男48岁,肝癌术后复发,TACE术后。

手术策略及用材


手术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主要手术材料:

  • GW18导丝(美诺微创BestPass®

  • MC27微导管(美诺微创GoodPass®

  • 穿刺鞘

  • RH导管

  • 明胶海绵颗粒(350-560um)

手术经过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选取右侧腹股沟皮褶下1cm为穿刺点,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穿刺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引入穿刺鞘,经鞘引入RH导管及GW18导丝(美诺微创BestPass®),RH导管头端选至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走形正常,其分支未参与肝脏供血,选至腹腔干造影示:肝固有动脉走形正常,肝左动脉远端可见一小圆形异常染色,考虑肿瘤,置换入27微导管(美诺微创GoodPass®),超选入肿瘤供血动脉予洛铂50mg灌注化疗,碘化油+吡柔比星30mg乳化剂适量配合明胶海绵颗粒(350-560um)以栓塞,见病灶内碘油沉积,栓塞满意后复行造影,见原肿瘤染色消失。术毕拔管,穿刺点加压包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安返病房。



▶▶ 体会与总结



术者体会

顺利完成手术,微导管的头端顺应性好,微导管,导丝能够迅速到位。


术者简介



宋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介入治疗科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后

  • 专业:肿瘤学(肿瘤与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具有10年临床工作经验,独立完成介入手术5000余例,无医疗差错。擅长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梗阻性黄疸,淋巴漏,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介入治疗

  • 获得奖项:

    1. 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第四署名,题目:介入微创治疗肝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书号:2013-2-61-4)

    2. 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四署名,题目:急性亚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证书号:201201033P0804)

    3.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七署名,获奖题目:介入微创技术救治复杂性大出血的系列研究,证书号:2011-J-24400-2-04 -R07)

    4.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署名,获奖题目:急性重症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研究,证书号:2010医-2-002-04)

    5.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第一署名,获奖题目:急性亚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8年,证书号:2008YY201 )

    6. 军队医疗成果壹等奖(第八署名,题目:卵巢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证书号:2008-1-7-8)

  • 参与编著:

    《腹部外科学理论与实践》(黄志强 主编)—肝胆胰外科手术后出血血管的介入处理,(科学出版社,第2版,北京; 2011:1196-1217)

    《急诊介入放射学—胸部分册》(王茂强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急诊介入放射学—腹部分册》(王茂强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 规格型号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