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Brain内容团队编辑
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6月23日凌晨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共有5名女科学家获颁此奖项。
中国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的开发,于24日凌晨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再次恭喜胡教授!

中间位置为胡教授
胡海岚教授
1992-1996,北京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学士
1997-200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博士生
2003-2004,弗吉尼亚大学 博士后
2004-2008,冷泉港实验室/UCSD 博士后
2009-2015,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15-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 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前发布的评奖信息说,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胡海岚21日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上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体现了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女性通过这个奖项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成为女科学家中的一员。
胡海岚致力于研究社会行为和情绪的神经编码和调控机制,特别在抑郁症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中取得了创造性、系统性的成果。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这一重大疾病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2017年7月14日,胡海岚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长文《胜负经历重塑丘脑到前额叶皮层环路以调节社会竞争优势》(History of winning remodels thalamo-PFC circuit to reinforce social dominance)。这一成果,胡海岚团队发现“强者愈强”的现象与大脑活动密切相关,“强者愈强”可以被人为控制。


2018年2月15日,胡海岚教授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Astroglial Kir4.1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2021年11月18日,胡海岚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on》在线发表题为“Dynamics of a disinhibitory prefrontal microcircuit in controlling social competition”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开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mPFC)不同抑制性神经元和作为皮层信号主要输出的锥体神经元(pyramidal neuron, PYR)之间的连接与调控关系,及其在小鼠社会竞争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AiBrain内容团队为大家整理了所有文章的pdf,如有需要,请公众号后台留言“pdf”或于文末添加AiBrain助手微信索取。

另外四名获颁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科学家分别是古巴传染病学家玛利亚·古斯曼、匈牙利裔美籍生物化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卢旺达公共卫生专家阿涅丝·比纳瓜霍和西班牙胚胎学家安赫拉·涅托。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邀请了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共10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奖者到场并为她们颁奖。受冠病疫情影响,过去两年未举办线下颁奖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颁奖仪式上致辞时说,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科学必须从教育和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开始,更多、更好地向女性开放。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在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的五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科学家,旨在表彰她们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
本文主要来源 | 联合早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公众号、胡海岚实验室官网
往期精彩回顾✦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