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6日发布 | 577阅读

神经科学大事件 | 新冠感染对记忆的损伤和化疗一样?

爱大脑就AiBrain


| AiBrain内容团队编辑


领域

神经炎症、胶质细胞

文章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713-9


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治愈后,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认知障碍,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慢,记忆减退等等;这些认知症状和经历化疗的癌症患者表现很相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疗脑(chemo-fog)”。


于是,斯坦福大学的Michelle Monje团队从神经炎症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小鼠和人类在感染SARS-CoV-2病毒(新冠病毒)认知减退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结果发现,新冠病毒会引起一类对化疗药物敏感的小胶质细胞(特异性地靶向于轴突)产生激活,导致形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发生损伤,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包括CCL11),损伤海马的神经元新生。



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是轻度感染冠状病毒,也会引起少突胶质细胞和髓鞘丢失,脑脊液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包括CCL11)增加,以及海马神经元新生受损等等。类似的是,那些表现出了认知障碍的新冠病毒康复者脑内的CCL11水平也很高。


我们通常说,新冠并不是“大流感”。作者也对比了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流感病毒的影响,发现在流感病毒感染初期,小鼠确实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白质选择性小胶质细胞反应增强、少突胶质细胞丢失、神经发生受损和CCL11升高;然而,感冒康复后,除了CCL11和海马的病理性特征持续存在,其它的症状都有所缓解。


这些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和癌症治疗后的认知障碍可能存在类似的机制。


领域

神经炎症及免疫

文章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651-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神经免疫学的观点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主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视神经、脊髓、脑干等区域的轴突髓鞘,从而引发视力异常、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但是,T淋巴细胞失去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以及部位目前仍不清楚。


随后,刘强团队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作为多发性硬化小鼠模型,通过谱系追踪,发现骨髓新生的髓系细胞在骨髓和脑内扩增神经抗原特异性T细胞,加速了脑和脊髓内脱髓鞘的损伤。



作者表示,骨髓作为血液和免疫交互的十字路口,以骨髓生态位为靶点可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途径。


以往的神经免疫研究通常局限于外周和脑脊液,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骨髓也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场所。例如,2021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Jonathan Kipnis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文章,表明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存在病原体时,脑脊液中携带的免疫信号就会被传递至颅骨的骨髓,促使其产生并释放免疫细胞,从而调节免疫反应。感兴趣的读者请戳☟


领域

神经环路

文章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2)00735-5


肠胃不舒服常常会带来不愉快的体验,比如“恶心”,但目前其中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不清楚。Stephen D. Liberles团队通过对脑干的最后区(Area postrema)的神经元进行测序,发现了一群对抗恶心感受的抑制性神经元,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表达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GIPR),并且能够抑制与恶心感觉相关的,表达生长分化因子15受体(GFRAL)神经元,从而阻止恶心的体验。


这些发现深入了解了恶心相关脑干环路,并揭示了脑干最后区的抑制性神经元是干预恶心的有效药理学靶点。



领域

神经发育及结构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086-w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海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发育和变化与精神和认知障碍相关,例如海马结构通过其在感知、记忆过程、执行功能调节、情绪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参与了典型的早发型精神障碍,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此外,通过参与应激反应,海马结构可能参与偏头痛和重度抑郁症,这两种疾病可能出现在青春期到老年的任何阶段。


并且,海马结构也暗示了主要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因此,海马结构的变化可能反映出潜在的病理生理学的关键特征。


作者通过对35411名英国白人的海马体积进行基于脑成像的多变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在整个海马分布着177个独特的遗传位点。作者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重度抑郁症、偏头痛、精神分裂症等八种脑疾病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并且存在一些共性致病基因。


因此,这些常见的基因提示着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存在基因相关的治疗方案。例如编码线粒体中甘氨酸脱羧酶复合物的AMT基因;甘氨酸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外甘氨酸受体发挥抑制作用,并参与海马形成、调节海马中NMDA受体;并有可能作为与AMT基因相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的治疗靶点。



在招岗位

2022 RECRUIT /

招募编译团队及审稿团队


位职责:撰写、审阅神经科学各领域的文献导读、领域速报。

岗位要求:神经科学领域四年级以上的博士生、博士后以及青年科研工作者。


AiBrain作者团队由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生、博士后,及已成立实验室的PI们组成;加入AiBrain,可以体验专业的投审稿系统、高效温馨的团队合作、丰富的文章栏目,以及有竞争力的丰厚报酬;能力突出者可以作为领域/栏目负责人,并配有岗位津贴


欢迎有意者投递简历及个人作品!

微信号:AiBrainzhushou

邮箱:ai_brain@163.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