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底开始,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已将CMD监测数据作为aSAH患者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的一部分,应用于临床实时治疗决策。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Niklas Marklund等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aSAH患者在NCC应用CMD的检测数据干预治疗后的DCI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结果发表在2022年4月的《Neurocrit Car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Winberg J, et al. Neurocrit Care. 2022 Aug;37(1):255-266. doi: 10.1007/s12028-022-01492-5. Epub 2022 Apr 29.】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CMD重大事件定义为LPR≥40、而且持续≥2h;若在重大事件后4小时之内出现两个连续LPR值≥40,则认为是相同重大事件之一;重大事件后,LPR值在30-40之间不作为单独的轻微事件。CMD轻微事件定义为30≤LPR<40、而且持续≥2h。LPR正常化指4个连续样本的LPR值<30(轻微事件)和<40(重大事件)。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与DCI相关的脑梗死,该脑梗死是aSAH发病后6周内CT或MRI所证实,不是其它病因所致,同时脑梗死在动脉瘤治疗后的最初24-48小时内不存在;DCI相关脑梗死发生在微透析监测的区域内或区域外。
研究者在中位数为6天(范围:5-8天)的监测时间内共分析7223例次CMD样本。8例患者未发生CMD事件。41例患者中记录113起次轻微事件;23例患者中记录42起次重大事件。WFNS分级越高,重大和轻微事件发生率越高。研究者在32/42(76%)起次重大事件和71/113起次(63%)轻微事件中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其中16/32(50%)起次重大事件和23/71起次(32%)轻微事件给予胶体液扩容;20/42起次(38%)重大事件的干预目标是增加CPP至少达20%;39/113起次(35%)轻微事件采取积极升高CPP的措施。
69%重大事件和59%轻微事件在积极干预后患者能量代谢状态达正常化。5例(10%)患者发生DCI梗死,3例在CMD监测区域外发生脑梗死,2例在CMD监测的脑区内发生脑梗死。随访3个月和6个月的死亡率为10%,49例患者5例死亡。该5例入院时均为WFNS IV或V级,4例在NCC期间同时发生CMD重大和轻微事件。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作者指出,aSAH患者基于CMD监测LPR值升高进行积极干预可以降低DCI发生率;在需要进行EVD的SAH患者的标准治疗中,实施CMD监测是将CMD作为先进的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组成部分的重要转变。同时,作者指出CMD应被视为其它监测方式的补充,不是替代。CMD是一种焦点监测工具,只有在监测区域内发生的继发性损伤才能被识别;CMD在针对DCI的临床决策中所起的辅助作用需在更大的aSAH患者样本队列中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