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研究先行!为更好地开展有组织的神经医学创新转化工作,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前期对神经血管外科、脊柱脊髓神外、功能神外、颅脑肿瘤神外、重症神外、儿童神外、神经电生理监测7个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7份创新转化调研报告,现将《CNIT肿瘤神经外科创新研究报告》分享如下,与各位同道交流探讨。
颅内肿瘤是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他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
创新空间广阔。颅内肿瘤经常在出现发作性头痛、呕吐、癫痫,精神及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后,结合影像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或早期诊断方法;且临床手术治疗和放疗化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创新空间广阔。

二、诊断
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偶有听力丧失的情况发生;病变体积变大可能会引起面部抽搐、面瘫等症状;若脑干受压,可能会引起脑积水,出现眩晕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临床目前对于听神经鞘瘤的诊断,大部分按照“临床症状评析-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头颅骨窗CT和MRI”的顺序进行。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听神经鞘瘤诊断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三、治疗
听神经鞘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再辅以放射疗法和药物,改善治疗效果。目前对听神经鞘瘤的治疗主要包括“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听神经鞘瘤治疗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1.全流程优化(略)
2.关键技术突破
(1)人工耳膜植入技术
部分听神经鞘瘤患者会出现双侧耳聋的症状,通过人工耳膜植入可以缓解患者的听力障碍,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听神经瘤重症可施行神经鞘移植等治疗。
四、康复
对于颅内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性质,良性肿瘤手术有望治愈。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以颅脑肿瘤手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的面瘫为例,人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有12对脑神经,其中运动神经能够控制咀嚼、眼球活动、舌头,咽喉肌活动等等,一旦在手术过程中造成不可避免的神经损伤就会导致面瘫等后遗症。
五、CNIT开展颅内肿瘤相关研究的成员企业名单

关于CNIT
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教授联合神经医学各方创新主体,进一步搭建神经医学领域创新交流平台、开展神经医学领域深度创新研究、促进神经医学领域成果转化落地。
联盟致力于培养一批神经医学创新人才,筛选和孵化一批神经医学创新成果,推出一份神经医学年度创新报告,探索一条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路径,做好一个神经医学创新各类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

*注:文章转自 CNIT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