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重视体检。体检可以发现不易被察觉的早期病变,尽早将问题处理于萌芽状态,避免患者出现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般体检中,经常会做的检查大概率包括心、肺、腹相关检查。具体检查有颈动脉超声、椎动脉超声、胸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胆胰脾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腹部CT、胃肠镜等。大部分人都是根据平素有什么基础疾病,再深入检查这个疾病相关的内容。
由于脑部疾病发病率较低,体检的项目中很少涉及关于颅脑的检查。虽然脑部疾病的发病率低,但其危害巨大,强烈建议大家在体检中可以主动加入颅脑检查相关内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颅脑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包括:颅内动脉瘤和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上鼓起个包,不破裂没有症状,一旦破裂,致残、致死率高。若能在体检时发现,在未破裂前处理,才有可能化险为夷。我们听到的脑卒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
颅内动脉瘤的常用体检方法有MRA、CTA。
胶质瘤
是最常见的原发肿瘤,长在脑子里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尽早发现、尽可能切除。胶质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经过漫长的临床前期后,肿瘤开始兴风作浪,可能会引起癫痫、头痛、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肿瘤进展期往往病变巨大,累及功能区,即使积极处理,预后也难以保证。胶质瘤家族成员较多,预后差异较大,在所有脑肿瘤中处理最棘手、最需要科学思维。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儿子、台湾作家李敖均因为胶质瘤去世。
脑膜瘤
常见的脑组织外面的肿瘤,大多生长缓慢,其中75%是良性,25%是恶性。良性脑膜瘤全切等于治愈,但是一部分脑膜瘤注定不能全切,复发可能性大。恶性脑膜瘤术后需要放疗,复发概率较高。体检发现较小的脑膜瘤,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处理策略,代价小、预后好。
垂体(腺)瘤
良性肿瘤,大多预后较好。垂体瘤亚型较多,有些类型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较早引起症状,如泌乳素型垂体瘤,可引起闭经泌乳;ACTH型垂体瘤可引起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等;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可引起指端肥大症;肿瘤较大者可引起视野缺损等。少部分垂体瘤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大多需要手术。早期发现可以选择微创经鼻蝶手术,病变较大时,累及结构增多,手术难度增加,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或者多次手术。
脑转移瘤
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小脑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就是转移瘤。转移瘤病理类型同原发肿瘤的类型,多发常见,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处理上存在困境。一旦颅内转移需及时处理。处理大多需要多学科协作。
脑肿瘤最好的体检方式就是颅脑磁共振检查,建议您下次体检时加上颅脑磁共振检查,给您自己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

孙国臣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神经肿瘤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第一申请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0篇;
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擅长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岛叶胶质瘤,其他功能区胶质瘤、颅内各部位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脑转移瘤胆脂瘤等颅内肿瘤性病变的微创精准外科手术,胶质瘤的全程管理。
孙国臣副主任医师已入驻脑医咨询平台,快去向他咨询提问吧!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脑医咨询公众号
进入我的线上咨询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