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引领,研究先行!为更好地开展有组织的神经医学创新转化工作,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前期对神经血管外科、脊柱脊髓神外、功能神外、颅脑肿瘤神外、重症神外、儿童神外、神经电生理监测7个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7份创新转化调研报告,现将《CNIT功能神经外科创新研究报告》分享如下,与各位同道交流探讨。


一、概述
功能神经外科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以处理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主的一门学科,现在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其治疗的病症包括癫痫病、运动障碍病、疼痛和精神紊乱疾病四大类。由于临床对于疼痛和精神紊乱疾病的治疗手段相对成熟、治疗水平较高,因此功能神经外科创新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癫痫病和运动障碍病(以帕金森为主)领域。
癫痫病和运动障碍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且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实现完全根治的目标,探求新的治疗手段是功能神经外科的重要工作,随着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头部企业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手段的研究不断深入,功能神经外科的创新与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崭新时代。
创新空间广阔。功能神经外科作为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领域,国内外工程平台、诊疗产品和行业市场目前都处于开拓创新阶段,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创新政策利好。2021年,“中国脑”计划正式实施落地,科技部围绕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技术平台建设5个方面共59个研究方向,共拨付31.48亿元经费重点支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研发工作。
创新意义重大。对于国内功能神经外科的创新研究,不但能够帮助解决国外对我国在功能神经外科研究领域“卡脖子”的问题,而且探索开发国际首创的国内自主创新项目,能够实现“弯道超车”。此外功能神经外科的创新发展可以延展于整个脑科学领域,对脑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和参考意义。
创新门槛偏高。与传统神经外科相比,功能神经外科与先进技术和科技产品的结合更为紧密,需要大量的跨学科合作,对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另外由于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精细化管理特点,因此对创新产品的性能要求同样较为严格。


二、诊断
(一)癫痫
临床目前对于癫痫患者的诊断,大部分按照“判定是否为癫痫—确定发作类型—找出病因”的顺序开展。然而,对于30%左右的癫痫病使用现有诊断手段是难以发现病因的,这类癫痫又被称为“阴性癫痫”。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癫痫诊断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1.全流程优化(略)
2.关键技术突破
(1)国产化癫痫闭环管理系统有待突破
癫痫闭环管理系统是一套通过软硬件结合,能够覆盖诊断、监测和治疗的全流程癫痫管理方案。该系统实现难度较高,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的Neuropace公司获得了闭环电刺激产品的FDA认证。
目前国内尚未实现技术突破的原因主要是阴性癫痫的病灶位置难以精准定位,阴性癫痫发作信号难以长期、实时监测。
(2)脑机接口材料有待突破
临床目前普遍使用的脑机接口材料是湿性电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患者头皮上反复涂胶保持湿润;干电极操作相对简单,直接贴附在头皮上即可。然而,干电极的脑电导电率较低,对脑电信号的采集能力较弱。
(3)脑机接口导联数量有待突破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八导联的脑机接口,然而对于多病灶的癫痫患者,监测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导联的数量有着更高的需求。
3.新技术融合
可应用于癫痫诊断的光纤材料技术有待攻克
由于光的穿透性强于电流,因此在核磁检测过程中,使用光纤会比射频探针对癫痫病灶的定位更加精准。
4.新理念颠覆变革(略)
(二)运动障碍病(以帕金森为主)
目前临床对帕金森的诊断属于纯主观诊断,主要是结合患者症状(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震颤、姿势平衡障碍等)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完成诊断,完全没有客观的指标。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运动障碍病诊断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1.全流程优化
帕金森疾病客观诊断技术有待突破
目前临床对帕金森的诊断属于纯主观诊断,完全没有客观的指标,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
2.关键技术突破(略)
3.新技术融合(略)
4.新理念颠覆变革(略)


三、治疗
(一)癫痫
目前癫痫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以控制发作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癫痫疾病种类繁多,对于病灶位置相对明确的海马硬化、颞叶癫痫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案已经相对成熟;对于病灶位置不明确的癫痫类疾病(阴性癫痫),目前临床尚未有成熟的手术治疗方案。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癫痫治疗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1.全流程优化(略)
2.关键技术突破(略)
3.新技术融合
激光治疗干预技术有待提升
使用激光来替代电刺激治疗癫痫患者这一方式在国内外已经研究多年,激光治疗与电流刺激相比,激光干预范围更大,能够适用于更多种类的癫痫疾病治疗。国内目前研究机构有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外研究机构主要有美国的美敦力公司和法国的Neuromate公司。
4.新理念颠覆变革(略)
(二)运动障碍病(以帕金森为主)
目前临床对帕金森疾病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普遍采取综合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方案,手术治疗作为补充方案。
本报告将结合临床突出问题按照全流程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融合和新理念颠覆变革四个方面对运动障碍病治疗的创新方向进行初步分析。
1.全流程优化
临床指导用药能力有待提升
一部分帕金森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多次、不同种类的药物,如果服用药物次数、时间或者种类不当,将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2.关键技术突破(略)
3.新技术融合(略)
4.新理念颠覆变革(略)




关于CNIT
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教授联合神经医学各方创新主体,进一步搭建神经医学领域创新交流平台、开展神经医学领域深度创新研究、促进神经医学领域成果转化落地。
联盟致力于培养一批神经医学创新人才,筛选和孵化一批神经医学创新成果,推出一份神经医学年度创新报告,探索一条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路径,做好一个神经医学创新各类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

*注:文章转自 CNIT神经医学创新与转化联盟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