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放射科学的Hamidreza Saber等利用数据库资料研究EVT患者的PMV患病率、临床预测指标和住院预后。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的《Neurocrit Car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aber H, et al. Neurocrit Care. 2021 Jun;34(3):1009-1016. doi: 10.1007/s12028-020-01125-9. Epub 2020 Oct 21.】
研究背景
急性大血管阻塞的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仍有相当多的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急诊EVT的一部分,可以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呼吸衰竭。术后需要长时间(≥96小时)机械通气(PMV)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并发症,可能是潜在的临床合并症、缺血性脑损伤、治疗干预或上述因素共同的结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放射科学的Hamidreza Saber等利用数据库资料研究EVT患者的PMV患病率、临床预测指标和住院预后。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的《Neurocrit Care》在线。
研究方法
表1. 需要与不需要长期通气治疗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临床特征。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从2010年至2015年患者的插管率及长期通气治疗比例呈下降趋势(图1)。多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力衰竭(OR=1.28;95%CI,1.05-1.57)和糖尿病病史(OR=1.22;95%CI,1-1.50)是EVT术后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急性前循环卒中亚组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心力衰竭(OR=1.3;95%CI,1.10-1.61)、糖尿病(OR=1.25;95%CI,1.01-1.57)和慢性肺病(OR=1.31;95%CI,1.03-1.66)是长期通气的独立预测因子。长期通气组的院内死亡率、手术后休克、急性肾衰竭和脑出血发生的加权比例较高。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是EVT后PMV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PMV与EVT术后院内死亡、急性肾衰竭和住院时间增加的风险较高有关。尽早发现这些潜在、可改变的临床因素,并实施适当的干预措施,例如患者定位以及审慎血糖和体液平衡管理,可能有助于改善EVT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