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发布 | 1900阅读

一例功能区胶质母细胞瘤,同步放化疗联合肿瘤电场治疗12个月,耐受性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易国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期为大家分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易国仲博士带来的肿瘤电场治疗病例分享。

病例概况


本次病例分享带来一例功能区胶质母细胞瘤病例。患者女,50岁,行TMZ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肿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期间用)治疗方案。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佩戴时间12月余,患者状况较好,依从性已达90%以上,持续随访进行中。

01

患者基本情况



  • 患者女,50岁

  • 主诉:间断性头痛1月余

  • 现病史: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间断性疼痛,疼痛部位位于双侧前颞部及额部,伴记忆力减退,语言组织能力下降。不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四肢活动受限等。遂2021-06-24至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MRI示:1.左顶叶占位性病变;2.双额叶腔隙性脑梗塞。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颅内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一般,体力情况一般,食欲食量一般,睡眠情况一般,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 既往史:既往有冠心病及高血压史,两年前有心绞痛发作病史,于当地医院放置心脏支架治疗,现口服“阿托伐他汀”、“琥珀酸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自诉血压控制良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现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否认糖尿病史。无痢疾、疟疾、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术前查TEG、心肌酶及甲状腺功能。


02

诊疗经过



  • 2021-07-12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左侧顶叶功能区占位切除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颅骨瓣成形术


  • 术后综合治疗(MDT):行TMZ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TTFields治疗(同步放化疗期间用),密切随访


03

病理检测及分子基因检测结果




04

影像学资料



术前MRI(2021-07-06):


术后CT(24h)、术后MRI(72h):


术后3个月MRI(2021-10-23):


术后6个月MRI(2022-01-11):


术后9个月MRI(2022-04-09):


术后1年MRI(2022-06-18):


05

佩戴TTFields情况




头皮情况


06

结论



  • 患者女,50岁

  • 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左侧顶叶功能区占位切除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颅骨瓣成形术

  • 术后病理显示胶质母细胞瘤(功能区)

  • 行TMZ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TTFields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期间用)治疗方案

  • TTFields佩戴时间12月余,患者依从性不断提高到90%以上,头皮状况尚可,持续随访进行中


专家精彩点评


黄广龙教授:

这是一例累及左侧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区深部的胶质母细胞瘤,通过术前多模态影像检查制定避开功能区皮层,最大限度保留白质纤维的手术入路,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经中央后沟分离皮层,显露肿瘤;沿肿瘤周围水肿带与白质纤维束形成的特殊瘤周组织间隙分离肿瘤。将肿瘤完全游离后整块取出。这种肿瘤切除方式既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同时将肿瘤完整切除,避免分块切除过程中肿瘤组织残留与肿瘤细胞播散,确保患者神经功能最大程度保留的前提下,肿瘤彻底切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没有出现损害,肢体运动感觉正常。


在术后的方案选择中,考虑病理的分子分型较差,应采用更加积极的治疗,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就联合电场治疗,最大化患者的生存获益。患者的依从性较好,同步放化疗期间日均佩戴使用率超过80%,在辅助化疗期间超过90%。目前肿瘤完全缓解,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坚持体育锻炼,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韩慧霞教授:

患者为50岁女性,术前MRI检查考虑为左侧额顶叶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术中冰冻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常规病理见异型星形胶质细胞弥漫增生,核分裂易见,同时伴有微血管增生及血管内皮增生,肿瘤坏死,形态符合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显示:IDH1和IDH2均为野生型,无H3K27M突变,ki67指数明显增高,TERT启动子突变,EGFR扩增,7号染色体扩增,1p19q无共缺失,参照第五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为典型成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此患者同时还有PTEN缺失,有研究发现,同时伴有EGFR扩增、TERT启动子突变和PTEN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更容易出现多灶性(播散)及多中心性病变。本例具有此分子特点,预示着预后可能更差。同时有回顾性分析提示PTEN缺失患者能从TTFields中获得更大生存获益,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采取积极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生存。



专家简介



黄广龙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组组长、南方医院增城分院神经外科科主任
神经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编委
美国UCSF访问学者
擅长脑胶质瘤的手术与综合治疗,颅底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已积累1000余例成功案例。致力于颅脑肿瘤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研发20项手术相关器械的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国家和省级基金10余项,发表文章40余篇


韩慧霞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教授
广东省病理医师协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疾病病理学组指导专家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疾病病理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
长期从事病理学临床外检、教学及科研,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十一五卫生部及教育部普通高校规划教材《病理学》的编写

易国仲 博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

南方医院胶质瘤中心MDT秘书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胶质瘤的诊治,长期致力于胶质瘤治疗抵抗,术后复发相关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课件3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发表论文于BRAIN、Molecular Neurobi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10余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