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神经外科崔亚辉副主任医师带来的:T12-L1脊髓腹侧脊膜瘤切除术,欢迎阅读、分享!
病例资料
性别:女。
年龄:67岁。
主诉:检查发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1周余。
患者于1周前查上腹部CT时发现椎管内占位,无明显走路不稳,无明显下肢感觉减退,无肢体麻木,无明显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等不适,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拟“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乙肝病史25年,并发现肝脏恶性肿瘤5年余,曾多次消融、化疗及介入治疗。
术前情况
01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可,左下肢及左足背浅感觉较右侧稍减退,会阴部及脐周浅感觉未见明显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双侧Oppenheim征、双侧Gordon征、双侧Chaddock征阴性,双足背伸屈曲正常。
02
辅助检查
腰椎MRI提示:平L1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内可见一结节状占位灶,边界清楚,大小约1.7*1.2cm,T1WI等T2WI稍高信号,明显均匀强化,肿块局限于椎管偏左侧部,未见向椎间孔延伸。脊髓被挤,信号可。1. L1水平椎管内占位,脊膜瘤首先考虑;2. 腰椎退行性变。

图1. 术前MR

图2. 术前CT重建
03
初步诊断
1.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2. 肝恶性肿瘤;3.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4. 肝性脑病;5. 食管静脉曲张;6. 门脉高压性胃病;7. 高血压;8. 胆囊结石。
04
诊疗计划
术中所见
术后复查


图4. 术前后MR矢状位对比


图6. 术前后MR冠状位对比
术后恢复
反思
术中可见肿瘤位于L1上极,T12下缘,若术中采取T12-L1两个阶段椎板打开暴露会更加充分,肿瘤切除会更加游刃有余,也许神经根功能影响会更小。
作者简介
崔亚辉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建民教授。
浙江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脑血管病显微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手术、脑积水V-P分流、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或支架植入术、椎管内病变切除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