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团队利用虚拟透视技术精准定位一例基底部宽大的脑膜瘤边界,手术顺利,达到脑膜瘤的一级切除。该技术具有无创、精准、可视化等优点。
患者宁某,男,44岁,湖南永顺县人,因突发头痛头晕半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视力视野基本正常,CT检查提示颅内占位,考虑脑膜瘤,为求手术治疗入住我科。
患者入院后,完善颅脑增强磁共振,经三维重建,可见肿瘤位于左侧额叶,侧裂上方,邻近Broca语言功能区及中央运动功能区,肿瘤大小约2.1*2.2*3.0cm,体积11.64ml,表面积57.71cm2,周围硬脑膜明显增厚,范围达5.7*4.7cm,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设计个性化的头皮切口及骨窗范围,充分暴露肿瘤及增厚的硬脑膜,术中显微精细化操作,一级切除肿瘤,术后患者言语正常,无失语、癫痫等任何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术前MRI示肿瘤及增厚硬脑膜(鼠尾征)
3DSlicer精准计算血肿体积:11.64cm3,表面积:5771.48mm2
数字化定位肿瘤的体表投影:耳廓前上方,前界6.0cm,上界6.4cm
红色:肿瘤范围,绿色:硬膜范围
设计骨瓣开窗范围,57mm*47mm
虚拟投影,体表定位
描记肿瘤及增厚的硬脑膜范围
头皮切口
掀开皮瓣,暴露骨窗
显露硬脑膜
离断肿瘤血供
肿瘤切除后脑组织及血管保护完好
病理结果:脑膜瘤WHO I级
术后复查:Simpson一级切除

以往的神经外科大夫常常在术前阅片时,可以凭扎实的解剖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相对粗略地判断脑膜瘤的具体边界,但对于脑膜尾征广泛的脑膜瘤,单纯通过二维图像准确确定其增厚脑膜的边界往往较为困难,在术中形成骨窗时,要么骨窗偏大导致过多的暴露,要么骨窗偏小还需要继续扩大骨窗。虽然切除肿瘤的手术均能顺利完成,但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是有能力做到准确判断这些增厚的、“尾征”明显的硬脑膜的具体边界及范围,从而确定所需要的骨窗大小,可以避免不满意的暴露,最大化减轻手术的创伤。
虚拟透视定位技术作为现代数字外科技术的一部分,以独特的可视化定位技术应用于确定广泛脑膜“尾征”明显的脑膜瘤边界,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三维重建肿瘤、硬脑膜、脑组织、脑血管、颅骨、头皮等,多维度了解颅内的病变的结构及个体化的差异,根据手术需要,通过数字技术,精细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如体位、皮瓣、骨窗等,通过测量各项具体的定位数值,然后辅以虚拟透视定位肿瘤的体表投影,与传统的经验性手术相比,该技术能大大提高个体化手术的精准度并减少经验性的手术创伤,最终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
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团队在黄纯海院长以及向昌华主任的带领下,业务水平稳步拓展,利用神经显微操作技术与数字医学工程技术,能成熟开展现代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涉及颅内各种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颅底沟通肿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神经鞘瘤、转移瘤等)、颅脑先天畸形、神经脊柱、功能神经疾病、脑积水、重症颅脑损伤等疾病的规范治疗,为湘西州及周边地区的神经肿瘤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