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登录脑医汇App体验病例夹


老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除了动脉瘤术中破裂、弹簧圈逃逸、急性血栓形成外,弹簧圈解旋大概是不太常见但很令人头疼的并发症了。这个并发症有特点,一般很少发生在新手身上。原因有二:第一、新手不太敢用某些抗解旋能力差但便宜的弹簧圈(这里列位看官咱就知名不具了)。第二、新手大多刚开始栓时操作都比较轻柔、胆子小,不敢反复调整弹簧圈和微导管(减少了弹簧圈纠缠解旋的机会)。所以这个并发症常发生在有一定经验,但还不是特别成熟的术者身上(PS老鸟知道深浅、而且有手感,轻易不会犯这错误)。这不,笔者作为一个二八啃子(东北方言)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教训和处理方式。
影像学资料
青年男患,外伤病史,左眼渐进突出伴左框上吹风样杂音。颅骨三维重建未见明确的骨折线,但CT提示左侧眼静脉迂曲怒张,如下图。
造影证实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典型的CCF,同时患者颈段同样伴动脉瘤形成。如下图:左颈侧位。
左颈正位:
左颈3D旋转:
手术方案
由于没有金球囊(PS非常怀念),同时打算一次性治愈,还是选择了圈加胶的钢筋混凝土模式。总的来说,这个手术还是很简单的,瘘口单一,微导管轻松到位,超选证实瘘口单一。
开始填第一枚18系列弹簧圈,尴尬的是弹簧圈选的有点小了,反复调整弹簧圈位置想让其位于瘘口近端,不要都漂入眼静脉内,结果尴尬了,弹簧圈拽了半天,前端也没变化,解旋了。估计是前面的袢卡在骨折线上纠缠在一起造成的,如下图可见弹簧圈局部纠缠打折。
这时想尝试把弹簧圈和微导管全撤出来,发现没用,前端没变化,扯不动。本着有困难找师兄的精神,呼唤大师兄出场,师兄上来又调整两次,这次更干脆,弹簧圈在微导管里彻底折了,这时没啥好办法了,抓捕器俺们没有,Solitaire支架也不敢放到瘘口里,怕把瘘撕大了,一狠心干脆把剩余的弹簧圈放颈外吧,过程见下面视频。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把Guiding尽可能放到上颌动脉远端,由于微导管已经完全撤出了,Y阀部只能看到拉丝的弹簧圈尾端,用一根5F多功能导管将解旋的弹簧圈全部推入颌内动脉里,如下:
一次推不净,咱就再来一次,如下:
待弹簧圈推净后,将Guiding小心放回颈内。
随后 微导管重新到位。
选一枚新的弹簧圈重新进行填塞,这次弹簧圈位置相对稳定,不再向眼静脉漂了,弹簧圈填塞过程如下。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常规上个Scepter C球囊封堵瘘口,利用弹簧圈微导管缓慢注射Onyx胶。复查造影显示CCF消失,血管解剖重建。
患者醒后无神经功能缺失,口服单抗,一月随访突眼消失,无不适主诉。
小结
· 弹簧圈解旋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弹簧圈工艺问题,抗解旋能力差。
第二、操作过程中弹簧圈与支架网眼缠绕,动脉瘤栓塞收尾时,较长的收尾弹簧圈也非常愿意与其它弹簧圈发生缠绕。
第三、粗暴操作。
· 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尽量选择抗解旋能力较强的弹簧圈。
第二、采用较短的弹簧圈收尾。
第三、操作动作轻柔,切忌反复调整。
·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采用支架帖覆技术尽可能将弹簧圈贴致血管壁表面。
第二、利用Guiding将弹簧圈置于颈外动脉。
第三、采用捕栓装置或支架捕获弹簧圈。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欢迎各位同道拍砖。
往期推荐
佩弦自急第一期——遇到中动脉上下干同时狭窄,咋办?
佩弦自急第二期——对吻支架辅助栓塞出血中动脉动脉瘤
佩弦自急第三期——支架做一半,发现Guiding支撑力不够,支架无法到位咋办?
佩弦自急第四期——谈谈颅内支架交换过程中导丝的前窜问题及Gateway球囊的巧用
佩弦自急第五期——慢闭再通经颈总动脉穿刺入路容易么?
术者简介
吴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