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是iNPH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脑脊液分流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考虑iNPH症状常呈持续进展,早期手术可获益,因此一经诊断为很可能的iNPH,若无手术禁忌证,应尽早行脑脊液分流手术。为了能提高iNPH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脑医汇为您整合了一期关于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系列内容,其中包括专家共识,专家讲坛,手术流程等,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颅内感染诊断和救治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脑积水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组织国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精神科、康复科、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在2005年版欧美 iNPH国际指南、2012年日本iNPH指南(第二版)以及2016年中国iNPH诊治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脑积水联盟成立近五年来国内iNPH诊疗实践,并参2021年日本iNPH第三版指南,总结了国内外iNPH诊疗和研究领域的新证据,共同撰写了《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2022)》,为我国iNPH的诊疗规范,供相关学科临床实践中参考,以便有利于这一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管理。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根据《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2022))》指出:iNPH外科治疗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VPS)、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及脑室心房分流术(VAS)等。此外,尚有其他脑脊液分流手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等用于iNPH治疗的尝试。
一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
在2005年欧美iNPH国际指南中,LPS仅被推荐用于伴有癫痫或VPS相对禁忌的iNPH患者。2012年日本iNPH指南认为LPS更加符合腰穿放液试验起效的状态,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穿刺脑室,避免了对大脑的直接损伤和引起脑出血及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近期多项研究表明,LPS治疗iNPH有效性和VPS相当。2017年一项日本iNPH手术方式的全国性调查研究显示,接受VPS治疗者占43.2%,而接受LPS治疗者占55.1%。但LPS也有发生分流不足、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及神经根痛等共同或特异性并发症的可能。综上所述,LPS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iNPH微创治疗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伴有严重脊柱和脊髓疾病或腰骶严重压疮的患者慎用LPS。患者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脊柱脊髓疾病等手术禁忌。
关俊文教授--LPS在治疗iPNH中的临床研究
毛仁玲教授--iNPH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的技巧及并发症
二
脑室心房分流术(VAS)
VAS是最早用于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手术方式。研究显示VAS与VPS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因过度引流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较VPS明显增加。另外,VAS有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心内膜炎、心脏穿孔、肺动脉高压及肾炎等。由于VPS和LPS的快速发展,VAS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对于腹部脏器严重异常、腹腔严重粘连或其他分流手术失败的患者,VAS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治疗措施。对于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的老年iNPH患者,不首先推荐使用VAS。
病例分享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Kiyoshi Takagi教授--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室一心房分流手术并发症及预后
三
脑室腹腔分流术(VPS)
欧美国家和日本的iNPH疾病诊疗指南均推荐该手术方式。VPS是当前欧美国家iNPH的主要治疗方法,优点在于该技术成熟,易于掌握,效果确切,常见并发症为脑出血、癫痫、分流感染、过度分流、分流不足及分流管堵塞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不可忽视。
AlbCrto FelCtti教授--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的多中心研究
四
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
虽有报道ETV治疗iNPH有效,但研究其病例影像资料发现,某些“iNPH”的诊断存疑,主要是三脑室底部向下移位可能为先天性/发育性脑积水或“功能性导水管狭窄”导致的脑积水。另外,与LPS相比,ETV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目前不推荐ETV作为手术治疗的一线选择。
五
其他脑脊液分流手术
其他脑脊液分流手术方式:如脑室胸腔分流术、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均较少应用于iNPH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