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异彩纷呈。2022年8月5日,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CINS)-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专场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马宁教授共同主持;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缪中荣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兴运教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王子亮教授,围绕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分享。本场会议中,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启动仪式和中国ICAS学院成立仪式成功举行,赛诺神畅CEO康小然先生也在会上作精彩的主题发言。
Session1
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上市
启动仪式

开场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致辞表示,NOVA DES®是第一个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药物洗脱支架。NOVA DES®临床试验是国内外颅内狭窄介入领域迄今最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优效性注册临床试验,共纳入了264例颅内重度狭窄患者。与金属裸支架Apollo相比,NOVA DES®颅内药物支架能够降低68.5%的支架再狭窄率,同时显著降低责任血管区域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生率高达88.4%。支架NOVA DES®于2021年通过创新通道,获得批准上市;感谢所有参研分中心长达7年的不懈努力。NOVA DES®支架的再狭窄率仅为6.66%,远低于裸支架组的25%,其优异的结果源于愈合导向设计。恭祝NOVA DES®支架成功上市,给临床大夫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为颅内狭窄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启动仪式




随后,赛诺医疗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启动仪式在各位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成功举行。2021年专注神经介入领域的赛诺神畅公司成立,在苏州已建成超过1万平米的研发生产运营基地,以非凡实力向更具挑战性的神经介入领域进发。10余项在研产品覆盖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及血管通路等神经介入全领域,依托强大的技术平台,赛诺神畅厚积薄发,卓越的脑血管介入产品接连上市,Neuro RX®。作为全球首款颅内快速交换球囊,开启了神畅神经介入领域篇章。Neuro LPS®则是全球首款颅内低压快速交换球囊,仅三个大气压即可达到扩张效果,更加适合颅内血管。2021年7月29日,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全球唯一愈合导向设计,卒中再发降低88.4%,至此进入颅内载药介入新时代。

Session2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缪中荣教授带来“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前临床试验数据结果解读”。缪中荣教授指出,NOVA是全球首个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药物洗脱支架产品;针对颅内血管特点设定了更为适合的规格尺寸,将为临床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解决方案。NOVA Trial是国内颅内狭窄介入迄今最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优效性注册临床试验,其试验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满足试验产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需求。作为参研中心,本中心研究结果于NOVA Trial结果均能证明同已上市颅内专用裸支架相比,NOVA能够显著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同时显著降低责任血管区域中远期再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OVA将成为临床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更佳的治疗解决方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进行“遇窄架桥,得心应手—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经验”的主题发言。张勇教授首先介绍了神经介入领域的试验进展,指出再狭窄和再发卒中问题依然是临床痛点,随后通过一系列病例影像展示阐述了NOVA DES®支架的工艺设计。最后张教授总结了几点自己对于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的体会:
·NOVA DES®支架兼顾了ICAS病变介入治疗的理想:做得成+更安全+用得住;
·稳定的支撑系统,包括中间导管和安全的支撑导丝是颅内血管成型术,尤其是球囊扩张式支架技术成功的保证;
·NOVA DES®药物涂层,在保持了传统球扩支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再狭窄率,内皮友好型电子接枝涂层更好地预防支架内血栓,为ICAS患者带来福音;
·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开环设计,输送系统符合脑血管解剖,到位技术成功率高。尤其再有中间导管的配合,即使复杂病例,支架到位也是有保障的;
·产品做工精良,规格齐全,尺寸精准,使用中没有出现脱载等问题,没有后顾之忧;
·球囊显影点清晰,标记支架位置准确,同时支架的显影性也很好;
·再狭窄率确实低,弥补了现有颅内球扩裸支架的不足,为患者带来长远获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兴运教授带来“载药时代,游刃有余—颅内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经验”。袁兴运教授通过精彩的病例展示,分享了有关球扩支架的使用技巧以及在急诊取栓手术中的应用经验。NOVA DES®支架含有药物涂层支架及快速交换球囊导管输送系统,药物涂层支架以316L不锈钢支架为基体,开环设计,表面纳米级eG电子接枝涂层处理。快速交换部分长度为23.5mm,支架推送系统有效工作长度达145cm,能匹配目前常用的中间导管,更好到位病变部位。袁教授在分享一例眼动脉段远端狭窄的病例时指出,将中间导管在球囊辅助下到位,再通过球扩支架过弯,采用球扩支架导管内释放的方法,术后影像残余狭窄消失,表明所使用的NOVA DES®3.5*12mm支架可以更好地适应颈内动脉颅内段迂曲的血管。随后,袁教授还介绍了ADVANCE技术、中间导管内到位球扩支架等在急诊取栓中常用的球扩支架到位方法。







河南省人民医院王子亮教授分享“ICAS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药涂球扩支架”。王子亮教授首先介绍了ICAS支架成型再狭窄(ISR)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随后通过4例病例展示详细阐述了ISR发生的原因和趋势。王教授指出,ISR的原因包括内膜增生、狭窄回弹和病变进展等三大因素;而ISR的发生率目前也呈现出“发生率渐高、二次成形难度增加”的新趋势。随后,王教授介绍了可降低ISR发生率的理想支架——NOVA DES®,NOVA DES®支架具有抗增殖、适宜支撑、精准定位、贴壁良好等优点。此外,王教授还分·享了关于NOVA DES®支架的几点应用体会:
·应用NOVA DES®支架的及时成形效果好、再狭窄发生率低;
·NOVA DES®支架适宜颅底段脑动脉成形治疗,如V4、C3、C4、C5、C6;
·前循环充分评估颈内动脉虹吸弯,后循环V3段,推荐使用中间导管;
·穿支富集区域避免过度成形,特别是基底动脉中上段;
·术后要进行规范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Session3
中国ICAS学院成立仪式

开场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马宁教授在中国ICAS学院成立仪式上开场致辞:秉承着能为ICAS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解除病痛,健康生活的使命,怀着能使ICAS患者得到正确有效治疗的愿景,在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指导下,协同中国卒中学会国际卒中介入培训学院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我们成立了中国ICAS学院。感谢广大同仁积极参与、投身到中国ICAS的建设中,为传播ICAS治疗理念和规范化操作、培养ICAS介入人才梯队做出贡献。就像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一样,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春天必将到来!


成立仪式




中国ICAS学院在各位与会专家的见证下宣布正式成立。学院由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和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担任院长,会同全国14名ICAS领域的学院大师,目前学院的讲师团正在招募当中,共同通过中国ICAS学院传播治疗理念和规范化操作,培养ICAS介入人才梯队。







来自赛诺神畅的康小然先生在会上作“中国ICAS学院使命与已任”的主题发言。康先生表示,非常荣幸赛诺神畅能够作为协办方参与由中国卒中学会神介分会发起的中国ICAS学院项目。赛诺神畅作为一家非常年轻的神经介入技术公司,于2021年正式运营,依托于赛诺医疗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ICAS治疗领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我们推出了国内首款快速交换颅内专用球囊Neuro RX®、国内首款低命名压的Neuro LPS®。低压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同时也推出了全球首款颅内专用药物洗脱支架产品NOVA DES®。赛诺神畅作为中国ICAS学院的协办方,将全力协助和支持中国ICAS学院的项目顺利推进,践行“创新技术驱动以救治更多卒中患者”的使命。我们也期待未来在ICAS学院建设中,能有更多中心参与进来,为中国ICAS的规范化治疗贡献出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