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5日发布 | 678阅读

夏日最忌一冷一热,你的脑血管可能会受不了!

脑医咨询助手


今年的夏天可不是一般的热,全国多地接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可是高温预警信号中的最高等级,只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才会发布此预警。)以上海为例,7月13日上海徐家汇站气温达到40.9℃,追平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1873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网友纷纷表示:仿佛置身空气炸锅;大街上都是“熟人”……

如此炎热的天气,如何消暑降温就成了广大居民的首要考虑问题,很多人表示,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这个夏天一定得抱着空调睡……但其实,夏日最忌一冷一热,特别是对心脑血管,冷热交替很有可能对血管造成极大的损害。

以脑血管为例,夏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在夏季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1

夏季昼长夜短,机体休息少、大脑耗氧多,大脑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是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2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出汗量都比往常更大些,一旦摄入水分不足时,机体就会处于缺水的状态,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人群,或是血管狭窄的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管的堵塞,形成血栓,甚至引起脑梗死。

值得关注的是

夏季温度过高,很多人为了追求体感的舒适,选择了一些快速降温的方法,殊不知脑血管对气温的变化甚是敏感,很多人中了夏季降温的圈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一冷一热的双重刺激,让脑血管直呼受不了!其中,空调和冰饮都是夏季降温的常用手段,但此种降温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对脑血管造成极大的损害。夏季室外温度高,若一下子进入开了空调的低温房间,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体的应激调节能力不能适应气温的骤变,就容易导致血管痉挛,严重者甚至破裂出血。同理,在身体处于极热状态下,急速、大量食用冰水、冷饮,也会造成血管痉挛,甚至破裂出血。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保护脑血管呢?


#1

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夏季炎热容易大量出汗,机体中水分不足时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引发脑梗,因此,在夏季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我们需要多喝水,即使不渴也要常喝水,避免大量出汗后缺水。多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障大脑内血的供应。除喝水外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有补充水分的作用,切忌大量饮用冰水,一般以温水或常温水为主。

切忌冷热交替

一冷一热容易造成血管痉挛甚至破裂出血,在炎热的夏季,也要注意维持温度的相对稳定。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出门时,需要在门口停留一段时间,尽量等适应了温度后再进出,也不要在很热的状态下立马大量食用冷饮、冰水,避免血管剧烈收缩。


#2


#3

按时按量用药

气温升高后,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部分脑动脉硬化、脑梗患者的血压可能会出现不服用降压药也依旧正常的情况,但大多患者服用的都是长效降压药物,除了有降压作用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因此,夏季即使出现血压正常的情况,也不能随意停药,如需调整药物剂量,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稳定心绪变化

炎热的天气本就容易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易烦易怒,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血压水平,导致血压骤升或不稳,诱发中风;精神过度紧张,也会引起血管痉挛。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着急上火,万事看开些。


#4


图片来源网络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脑血管病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找医生】- 您的私密咨询室 >>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