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已逐渐成为介入治疗的主要入路途径。较之经股动脉入路(trans-femoral access,TFA),TRA的优势明显,可以缩短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桡动脉相对股动脉较细,痉挛发生率高,穿刺成功率低,故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脑医汇为您整合了一期关于经桡入路神经介入诊疗系列内容,其中包含手术病例分享、专家视频讲解等,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造福更多患者。
本期会议由上海长海医院周宇教授作为主持,特别邀请了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医学院Justin Singer教授作专题发言,并与西班牙巴拉多利德大学中心医院Mario Galdamez教授,上海长海医院的洪波教授、方亦斌教授,以及温州市中心医院的巴华君教授一起,围绕桡动脉入路的神经介入诊疗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从经股动脉入路转到经桡动脉入路是未来的趋势。超过90%的关于桡动脉入路的文章来自美国,欧洲桡动脉入路应用还不是非常普遍,而中国目前经桡神经介入尚在起步阶段,大部分中心仅用于诊断或作为经股失败时的备选方案,但越来越多的中心已经开始尝试经桡神经介入治疗。
超声的应用会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并有效提前发现不适合经桡入路的患者。对于小直径的桡动脉,经桡转经股的比例会升高,并发症率也相对升高。但大部分的中心并不会在术前对桡动脉作测量,并认为大部分的患者能够耐受6F鞘置管并完成手术。欧洲的经验认为在大部分患者7F鞘置管通常也是安全和可行的。
对桡动脉痉挛,积极的预防性应用“鸡尾酒”(肝素、硝酸酯类、维拉帕米)可有效减少痉挛的发生。在不得不使用大尺寸导管而导致术中桡动脉痉挛时切忌强行快速拔管。对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局部热敷;沿桡动脉走行予局麻药浸润注射;压迫尺动脉以增加桡动脉血流等手段可能有助于鞘管的安全拔出。
急性卒中取栓方面,尽管有研究认为对于后循环AIS,经桡入路不差于经股入路的取栓。但是目前仍未普遍采用经桡作为首选入路的大规模经验。在AIS的影像评估时加入弓上血管评估可以让术者筛选更合适的病人实施经桡的。
最后参加讨论专家们通过投票的形式对经桡入路是否会成为未来神经介入诊疗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100%的脑血管造影、80-90%的非AIS神经介入治疗及20-30%的AIS机械再通治疗将首选经桡入路实施。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在股动脉入路困难的患者中完成眼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是有挑战性的,而桡动脉入路的兴起,为我们完成这一挑战性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本例患者中,术者采用远侧桡动脉入路在保持眼动脉通畅的条件下顺利治疗了一例眼动脉动脉瘤。
TRA的最佳适应证:
TFA无法完成:股动脉、主动脉闭塞;主动脉弓支架
TFA完成困难:股动脉、主动脉迂曲三型弓、牛弓、弓上血管迂曲
TRA天然优势:椎动脉病变、锁骨下动脉病变
一个特殊之处是,该患者术前血管超声提示双侧股动脉闭塞,术前双侧腹股沟区未扪及动脉搏动。此时经烧动脉穿刺行CAS成为一可行的选择,优点是止血方便,术后护理简单,患者舒适度明显改善;不足之处是,以现有的介入器械,对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主要是在建立治疗通路方面。
总结:
1. 小样本观察性研究,术者可以接受,患者更多受益
2. 技术相对固定,器械基本能够满足
3. 开展尚属于初步阶段,亟待探索推进
4. 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才能提供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