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多项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串联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等,传统动脉瘤囊内填塞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以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为代表的血流导向装置(FD)区别于传统瘤囊内栓塞,基于载瘤动脉重建机制治疗复杂动脉瘤,目前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血流导向装置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际上FD相关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成果及国内PLUS研究的重要成果,《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
本次邀请到《指南》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杨新健教授,为我们抽丝剥茧,解析《指南》的核心要点,并围绕颅内动脉瘤诊疗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精彩的论述。
专家简介
杨新健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
天坛脑血管病中心首席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出血疾病治疗组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启 航
求 索
远 航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