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rthur Wang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对与变异解剖结构相关的IA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相关结果发表在2022年6月的《World Neurosurg》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Scullen T,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165:58-68. doi:10.1016/j.wneu.2022.05.127】
脑血管解剖结构具有高度变异性,变异血管往往是发育不平衡造成的,由于持续的血流需求,需持续灌注另一血管供血区,而非逐渐退化。单个血管构筑可改变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理论上增加了具有少见结构的血流相关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形成的风险。基于此,来自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rthur Wang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对与变异解剖结构相关的IA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相关结果发表在2022年6月的《World Neurosurg》上。
研究者根据PRISMA指南对涉及解剖变异的患者IA形成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但未进行荟萃分析。研究排除标准包括:(1)IA与血管畸形相关;(2)变异解剖结构限定为节段性发育不全;(3)所讨论的解剖变异是继发于介入干预后的;(4)纳入信息不充分;(5)文献综述。
1985年至2021年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4项研究,所有研究均为单中心病例报道,共纳入131例与解剖变异相关的动脉瘤。
表1.与解剖变异相关的动脉瘤的一系列病例报道
在这131例动脉瘤中,91例(69.5%)为破裂性;45例(34.3%)与异常血管起源或走行相关,43例为节段性开窗(32.8%),26例为原始永存性吻合(19.8%),17例为多支或附属血管(12.9%)。122例IA(93.1%)接受了血管内治疗(64/122;52.5%)、显微外科(57/122;43.5%)或联合手术(1/122;0.8%)治疗。
图1. 右侧内动脉注射显示通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供应相应组织区域(箭头)。
图2. 病例显示左颈内动脉的(A)前后和(B)侧位血管造影。永存性原始三叉动脉(箭头)。对M1大血管闭塞的远端提供灌注(白箭头)。这种类型很常见,本病例示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
图3. DSA血管造影显示1型原始永存性嗅动脉(A)。(B)异构血管直接起源于颈动脉末端(箭头)。
图4. 右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A)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RM)(箭头)和(B)RM超选择性造影显示相关的小浆果动脉瘤(箭头)。该节段参与对远端MCA供血区的灌注,栓塞后无临床不良后果。
变异的脑血管解剖结构常被报道与IA形成有关。其破裂比例相对较高,需要设置较低的治疗阈值。在治疗过程中,保留血流灌注至关重要。在治疗期间应该针对不同的异常解剖结构进行个体化考虑,未来的前瞻性调查可提供更充分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