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骨科的Haruo Kanno等报告通过胸椎后路进行前路减压的新概念。手术者使用弯型钻、螺纹锯和弯型咬骨钳等实现OPLL前移,不摘除OPLL达到减压目的。术后通过回顾评估行走状况、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表于2021年9月《J Neurosurg Spin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anno H,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21 Sep 24:1-11. doi: 10.3171/2021.4.SPINE213.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图1. 通过后路进行前路减压的技术流程。A. 使用带有弯型钻头的高速钻(灰色箭头),在两侧部分切除OPLL和椎体后部。B. 使用螺纹锯(蓝色箭头)或弯型咬骨钳(灰色箭头)切除PLL周缘和相应节段头侧和尾侧的椎体后部(绿色箭头)。C. 将OPLL前移(红色箭头)达到充分的脊髓前路减压。
图2. 通过后入路实现前路减压术照片。A. 使用弯型钻头磨除脊髓腹侧硬脊膜外锥体后部骨质(d)。将弯曲的棒(o)连接到螺钉上,以稳定病变部位。B. 使用螺纹锯(t)游离PLL和OPLL头侧和尾侧的椎体后部。在弯曲的小铲保护下使用螺纹锯和推结器(k)以防止脊髓压迫和硬脊膜撕裂。C. 使用弯型咬骨钳(r)取出磨除的椎体后部骨质和骨化OPLL的骨质,OPLL前移达到脊髓前减压。
图3. 手术前后和最终随访时的MRI和CT成像结果。A. 术前MRI-T2加权矢状位和轴位成像显示,T3-4节段脊髓受压。B、C. MRI成像显示,术后(B)和末次随访(C)时,T3-4节段的脊髓减压充分。D. CT矢状位和轴位扫描显示,T3-4节段鸟嘴型OPLL。E. 术后CT扫描示,剩余OPLL前移。F. 末次随访时,椎体后部和骨化病变在T2-4节段融合。
研究结论
最后研究者总结,该项手术可通过胸椎后路实现安全充分的脊髓腹侧前减压,无术后神经功能恶化,为胸椎OPLL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