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9日发布 | 1529阅读

【中国声音】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参数与破裂的关系:一项倾向评分匹配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马晨城

南京医科大学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马晨城

通讯作者:路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REF: Ma C, Mao L, Zhang G,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ruptur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single 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n 19]. Interv Neuroradiol. 2022;15910199221108308. doi:10.1177/15910199221108308] PMID: 35722707


摘要



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哪些形态学参数在动脉瘤破裂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大多数以前的研究没有考虑组间比较中患者基线数据的一致性。确定哪些形态学参数是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将有利于动脉瘤治疗的选择。我们回顾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10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数据,使用三维重建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测量和计算前交通动脉瘤的几何参数。使用六个因素(年龄、性别、过量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形态参数与破裂风险的关系。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未破裂组的瘤颈大小(p=0.038)高于破裂组,且瘤顶与瘤颈的比值(D/N;p=0.009)和纵横比(AR;p=0.003)高于未破裂组。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与AR相关(优势比:8.047;95%置信区间:1.569-41.213;p=0.012)和D/N(比值比:4.253;95%置信区间:1.228-14.731;p=0.022)。最后得出结论,在倾向评分匹配后,具有较高AR、D/N和更窄瘤颈的前交通动脉瘤,AR可能是比其他预测因子更重要的动脉瘤破裂预测因子。



引言



随着成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未破裂动脉瘤被发现。在成年人群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约为0.0091%;然而,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占所有病例的85%。尽管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似乎不高,但与动脉瘤性蛛网膜出血相关的死亡率可能高于30%。由于患者动脉瘤破裂后的预后不佳,因此调查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非常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来减少基线数据失衡对识别动脉瘤破裂相关形态学因素结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病历系统中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都包括在内,我们排除了没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的患者。15名患者被排除在外,94名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从三维DSA图像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图1显示了测量的血管参数。我们测量了纵横比(AR;定义为最大垂直高度与动脉瘤颈部横截面的比值)、流动角(定义为载瘤动脉中心线与指示动脉瘤尺寸的线之间的角度)、动脉瘤圆顶(定义为动脉瘤的最大直径)、颈部尺寸(定义为动脉瘤颈部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和动脉瘤宽度(定义为动脉瘤尺寸的垂直线与动脉瘤壁相交时形成的最长线段)。我们使用动脉瘤长度与载瘤动脉平均直径的比值作为尺寸比。载瘤动脉平均直径定义为动脉瘤两侧大脑前动脉的平均直径。动脉瘤大小被定义为从动脉瘤颈的中点到动脉瘤顶点的最大距离。我们将动脉瘤高度定义为从穿过动脉瘤颈的垂直线到动脉瘤顶部的最大距离。


分类数据以频率和百分比表示,通过皮尔逊卡方或费希尔精确检验进行比较。所有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PSM使用最近邻匹配法进行,卡尺宽度为0.1。所有统计和PSM分析均使用R和SPSS软件。对年龄、性别、过量饮酒、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1:1匹配后,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分别有25例和25例患者。使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形态学参数对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影响。


结果



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10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有94例患者入选。表1和表2显示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PSM后,选择了25名动脉瘤破裂或未破裂的患者(图2)。患者包括30名女性和20名男性,平均年龄为59.5岁。在我们进行了所有倾向评分匹配后,比较了各组之间的基线变量(年龄、性别、过量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表2)。在所有临床因素中,匹配后的P值>0.05。


根据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3),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动脉瘤的AR和D/N较大,动脉瘤颈较小。其余的形态学参数显示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预测动脉瘤破裂的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4。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优势比:8.047;95%可信区间:1.569-41.213;p=0.012)和D/N(比值比:4.253;95%可信区间:1.228-14.731;p=0.022)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显著相关。我们的结果表明,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宽度的比率、动脉瘤宽度、动脉瘤高度、尺寸比、入射角度和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破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相关性。


AR和D/N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6(95%置信区间:0.610-0.881;p=0.003)和0.715(95%可信区间:0.573-0.858;p=0.009)(图3)。AR和D/N的临界值分别为1.089(64%特异性和80%敏感性)和1.289(56%特异性和80%敏感性)(表5)。


结论



倾向评分匹配后,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AR和D/N显著高于未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但其瘤颈小于未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这些形态学参数可以预测选择保守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通讯作者简介

aff9d315002f8c5600515f7cfc49ec57.png

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 全国脑防委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组长

  • 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 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主委

  • 江苏省医学会卒中学会委员

  • 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 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三)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

  • 《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学》副主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