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Uppsala大学神经外科系的Per Enblad 等开发一种基于iPad的数据收集新系统,命名为重症监护数据捕获系统。研究者通过ICP监测仪器,验证iPad的CIC系统记录的ICP数据,并评估对ICP处理效果。结果发表在2022年2月的《J Clin Monit Comput》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Galos P, et al. J Clin Monit Comput. 2022 Feb 1. doi: 10.1007/s10877-022-00820-6.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图1. CIC系统在NICU中的应用场景。摄像头和麦克风被胶带挡住,iPad封装在钢制外壳中,并使用钢丝和密码挂锁锁定在墙上。清洁iPad与清洁医疗设备方法相同,即用消毒剂仔细擦拭表面,不影响iPad的正常功能。
研究方法
研究者共分析22例急性脑损伤患者的状况。iPad系统总共使用2538小时,记录1355条ICP数据。检测到39次预定义的“ICP损伤”。其中16次ICP损伤发作期间,记录对ICP的处理;4次ICP损伤发作期间,在发作前后90秒内记录对ICP的处理;3次ICP损伤发作期间,记录为有意避免处理;16次未记录到ICP处理中,15次在审查病历和患者数据管理系统时,发现该“ICP损伤”属轻微;仅1次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下,给予吗啡和可乐定降低ICP时未记录;没有发生停机或数据丢失事件。
研究结果
该新型CIC系统在重症监护环境中运行稳定、可靠、可行而且交互性良好;能高效捕捉在NICU期间“ICP损伤”时的处理行为,同时可评估NICU内对ICP的处理效果。因此,研究者认为该CIC系统,可能是未来的重症监护室有用的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