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5日发布 | 893阅读
神经介入

血管闭合装置在介入放射学操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悦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血管闭合装置(VCDs)通常用于治疗性介入放射操作,但在诊断性操作中进行标准使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加拿大Jai Shankar等学者研究了VCDs在诊断和治疗性介入放射操作中的实际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表在2022年5月11日的《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Kim E, et al. Interv Neuroradiol. 2022;15910199221100628. doi:10.1177/15910199221100628】



研究背景



全世界每年进行超过700万次经皮手术(percutaneous procedures),最常见的是通过股动脉途径(femoral artery)。手动加压(manual compression)一直是穿刺部位止血的传统方法。然而,它耗时、耗力,并且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长达4-6小时)。因此,与手动压迫相比,使用血管闭合装置(vascular closure devices,VCDs)来实现止血越来越受欢迎。原因包括更快的止血、更早的行走和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这反过来又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加快了患者出院。常见的轻微(minor)穿刺部位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血管闭塞和动脉瘤。VCDs常用于神经介入放射学(neuro-interventional radiology,NIR)和血管介入放射学(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VIR)的治疗过程中。然而,在研究者的中心,我们也在诊断性NIR和VIR操作中应用了VCD。与大多数中心相比,这是一种不同的做法。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VCD在诊断性和治疗性介入手术中的真实有效性和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使用VCDs进行血管穿刺部位闭合的所有成年患者(18岁或以上),包括NIR和VIR中的诊断和治疗操作。研究包含使用的所有类型VCDs。


VCDs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性NIR病例。在2016年,研究者机构实施了一项实践变革,将VCDs的使用扩展到所有血管内手术,包括诊断性和治疗性病例。在研究者的机构中,经股动脉手术后卧床平均时间,在手动加压后为4-6小时,使用VCDs后为2小时。


从PACS记录中收集详细的人口统计和临床数据,并包括研究日期、操作者、使用的VCDs类型、操作类型以及VCDs的任何即时或晚期并发症。人口统计和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特别是慢性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和吸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围手术期肝素使用情况、实验室值(eGFR、INR、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和卒中数据(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如果给过;临床症状的侧别,如果有)。数据由4位不同的研究人员收集。


该研究检查了VCDs的成功率和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当装置无法成功放置并且需要手动压迫>20分钟以实现穿刺部位止血时,认为VCDs失败。


并发症分为即刻并发症(immediate complications)和延迟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s)。即刻并发症是在手术台上或手术后24小时内观察到的并发症,即刻并发症进一步分为轻微(minor)和严重(major)。轻微并发症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干预,包括渗出(oozing)、小血肿(<5cm)、大血肿(>5cm)、血尿(hematuria)、疼痛、呕吐(emesis)、荨麻疹(hives)和瘀伤(bruising)。严重并发症是需要额外干预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无法进入(loss of access)和夹层。


延迟并发症定义为在手术后24小时后的并发症。出现延迟并发症的患者将在使用VCDs后2周内返回医院,并将接受超声、CT或DSA检查。因此,为了评估延迟并发症,在PACS中搜索了使用VCDs后14天内进行的任何上述检查,以记录有延迟并发症的患者,例如腹膜后出血(retroperitoneal hemorrhage)、远端血栓(distal thrombus)或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研究结果

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2678个研究登记号与介入放射学数据库中VCDs的使用相关。其中,596个登录号为重复登录号,被排除在外。10名患者未满18 岁,也被排除。最终分析包括2072名患者。表1总结了研究中包括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最常见的慢性病是高血压(42.7%)和糖尿病(30.8%)。


表1.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使用VCDs止血的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


共有1302名患者接受了诊断性操作,743名患者接受了治疗性操作(表2)。研究者机构使用的sVCD包括 Angio-Seal VIP(6F和8F)、Angio-Seal Evolution 6F(Terumo Medical Corporation,NJ)、Perclose 6F(Abott Vascular,Redwood City,California)和StarClose 6F(Abott Vascular,Redwood California)。其中,6F Evolution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是最常用的装置(34%)。6F(n=1943和8F(n=227)装置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p=0.85)和使用成功率(p=0.87)没有显著差异。95.2%的病例成功使用了VCDs。来自急诊室的患者VCDs使用成功率最高(99.1%,p=0.023)。


表2. 风险因素及其与并发症和血管闭合装置成功使用的关联


表2总结了优势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的单变量分析结果。二元风险因素(诊断性/治疗性、NIR/VIR、VCDs制造商、穿刺侧、糖尿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肝素)被包括在多变量分析中,以评估它们与成功部署的关联。当控制其他风险因素时,治疗性(VIR或NIR)操作(OR- 3.03,95%CI 1.51;6.09, p=0.002),Angioseal(Terumo Inc)(OR- 5.26,95%CI- 3.13;8.33,p< 0.001),没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OR- 0.47,95% CI-0.22;0.97,p=0.041)与VCDs的成功部署独立相关。右侧穿刺点(OR- 1.61,95%CI- 0.95;2.70, p=0.074)和没使用肝素(OR- 0.61,95 CI- 0.35;1.06,p=0.077)也显示出对成功部署VCDs的显著趋势。


二元风险因素(NIR/VIR、穿刺侧、吸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肝素)被纳入多变量分析,以评估它们与并发症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风险因素时,吸烟(OR 3.50,95%CI 2.00–6.05,p=<0.001)、使用抗血小板药物(OR 2.01, 95%CI 1.04–3.87,p=0.037)和使用肝素(OR 1.78,95%CI  1.10-2.86,p=0.018)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独立相关。


共有84名(4.1%)患者出现了即刻围手术期并发症。大多数并发症都很轻微(表3)。一些直接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轻微渗血(n=36)、小于或等于5cm的小血肿(n=35)、大于5cm的大血肿(n=4)和穿刺部位疼痛(n=1)。主要并发症(0.14%)包括夹层,发生在2名患者身上。在另1名患者中,入路穿刺点丢失,因此必须进行切开。


表3. 研究中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相关的并发症列表

在使用VCDs的14天内,3名患者出现CT血管造影确诊的并发症,17名患者出现超声确诊的并发症。1名患者在治疗性NIR手术后11天接受了CT血管造影,该检查是针对已知B型主动脉夹层腹痛加重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扫描原因与患者的NIR操作无关。1名患者有记录在案的并发症,但过程记录没有详细说明并发症的性质。



研究结论

95.2%的患者成功部署了VCDs,其中4.8%的围手术期轻微并发症发生。因此,用于股动脉穿刺部位经皮闭合的VCDs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诊断性和治疗性介入放射手术。


往期精彩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延迟时间窗CT灌注可能低估核心梗死区:灌注暗点

 在急性卒中患者中使用NeVa™取栓装置的良好首过再通率:初步临床经验

 前循环急诊大血管闭塞成功再通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预测因素

微信图片_20220715093144.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