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1日发布 | 1012阅读
神经介入

同时经动脉和静脉注射造影剂以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瘘口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肯塔基大学神经科Chintan Rupareliya等研究者对同时经动脉和静脉注射造影剂以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瘘口进行了报道,结果发表在2022年2月21日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intan Rupareliy, et al. J Neurosurg Case Lessons 3(8): CASE21456, 2022. doi: 10.3171/CASE21456】



研究背景



血管内途径仍是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CCFs)治疗的金标准。鉴于通过低压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进入岩下窦(inferior petrosal sinus,IPS)路程最短,从IPS经静脉途径(venous route)进入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是首选方法(favored approach)。进入IPS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对比剂会快速通过继发于动脉末端的高压瘘口。文献已经报道了各种到达IPS的技术。



病例描述

58岁男性外院头部CTA疑诊为CCF,后转入研究者大学医院。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右眼疼痛三周、后伴发红(redness)、复视(diplopia)和模糊(blurry vision)。诊断造影中,分别经颈内动脉的动脉端和经IPS的静脉端注入对比剂,没有显示瘘口(connection point)。同时经动脉端和静脉端注射对比剂,可以看到瘘口,顺利进入CS。


图1. A:右侧ICA(红箭)注入对比剂,对比剂可进入CS,但不进入IPS。B:右侧IJV(蓝箭)注入对比剂,一般IPS显影,CS中的瘘口处不显影。C:同时经右侧ICA(红箭)和IJV(蓝箭)注入对比剂可显示瘘口(connection point)(白色虚线圈),并帮助后续进入(navigation)。D:成功弹簧圈栓塞瘘后,右侧ICA注入对比剂造影显示没有残留。


图2. 对同时经动脉和静脉注射造影剂以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瘘口的技术进行示意,连接点在紫色圈中放大部分。


表1. 克服静脉途径显示瘘口的技术总结



经验

同时经动脉和静脉注射对比剂较其他显示困难瘘口的方法简单。上述方法能够缩短血管内器械在血流中的时间,从而减少可能并发症率。仍需在更大的研究样本中进一步验证该方法。


关注颈动脉海绵窦瘘

 3D旋转血管造影定位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位置——断缘征的应用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薄层磁共振成像

 血流导向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文献综述


微信图片_20220711100131.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