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30日发布 | 1045阅读

聚焦2021上半年放疗增敏之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文献回顾

艾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本期说文解惑—GBM前沿邀请到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肿瘤科的艾平教授,为我们带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 5.9)中关于2021上半年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放疗抵抗到放疗增敏的基础以及临床数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读。




课件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者说

1. 目前STUPP方案仍是初治高级别胶质瘤的术后标准方案,放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随着治疗药物的研究推进以及放疗技术的发展,高级别胶质瘤疗效改善仍不明显。


2. 目前放疗抵抗的机制尚不明晰,可能与N-钙粘蛋白、SERPINA蛋白、细胞外基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以及缺氧(氧分压低于10mmHg)等因素有关。基础研究同时发现,DNA-PKcs抑制剂联合放疗使小鼠胶质母细胞瘤对放疗更敏感,Ink4a/Arf突变诱导的p53野生型肿瘤表现出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加。


3. 临床研究针对高剂量挽救性再放疗、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PTEN突变rGBM患者的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放疗联合贝伐单抗等方面探索了初步的疗效、安全性及潜在获益人群。同时,对于不同时段放疗,免疫联合贝伐单抗的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以及无创感应磁热疗也进行了初步的疗效探索。


4. 虽然放疗在改善肿瘤患者生存中获得临床肯定,但副反应方面仍不可忽视。





行成於思,新领神会

1. 由于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和相对有限的疗效,增加HGG放疗剂量可能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增敏药物的研发前景及改善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肿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 在多个胶质瘤起始细胞驱动的动物模型中,准确地再现了患者肿瘤的异质性和生长模式,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肿瘤进展的早期阶段就开始低剂量超微分割放疗,肿瘤进展出现显著延迟并改善了动物生存结局。所以,在经标准治疗后不久使用低剂量放疗抑制微小残留疾病进展可能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替代策略。


专家简介


艾平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委员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委员
  • 四川省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
  • 四川省肿瘤学会中枢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委
  • 四川省肿瘤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常委
  • 四川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 四川省医学会乳腺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肿瘤营养与防治专委会常委
  • 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ZMCNNP20220620001
有效期:一年,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以上信息涉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适应症。此信息仅作信息分享用途,不应被理解为这些产品/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或注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