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5日发布 | 158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苏万东教授团队成功应用暖阳医疗YonFlow血流导向支架系统完成一例神经介入手术

苏万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达人收藏


2022年6月1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苏万东教授团队应用暖阳医疗YonFlow血流导向支架系统成功为一名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开展神经介入手术,完成第一例大动脉瘤组入组,该项目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头痛头晕1月余,发现颅内动脉瘤4周”入院。


患者1月前无明显突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无视物模糊、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障碍,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2022-05-15行MRI+MRA提示: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后行颅脑DSA确诊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出院,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高血压病”2年余,血压最高约170/100mmHg,期间规律口服降压药,自诉血压控制可。


术前检查

术前DSA及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型动脉瘤,呈不规则囊状,有子瘤,瘤体大小约为:15.5mmx16.0mm,瘤颈约为:8.5mm,瘤体近端颈内动脉管径4.7mm,远端管径3.3mm。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表示愿意接受YonFlow密网支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科室讨论评估,计划行YonFlow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栓塞术。


手术过程

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更换6F 70cm长鞘,在泥鳅导丝配合用5F 125cm单弯行脑血管及3D造影。更换6F 90cm长鞘,在泥鳅导丝配合下用5F 125cm单弯将长鞘带至右侧颈总动脉分叉水平,再将6F 105cm Navien带至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建立稳定通路。


XT-27支架导管到位


半释放YonFlow 4.75mmx30mm支架


释放YonFlow 4.75mmx30mm支架


行DYNA CT见支架打开情况良好


填入9枚弹簧圈予以合并辅助治疗


术后正侧位造影可见动脉瘤栓塞满意,载瘤动脉及其分支通畅,远端血管显影良好。麻醉苏醒,神经功能查体同术前,未见患者新发神经功能缺损。


手术体会

苏万东教授在术后总结了本例手术的难点:该患者的脑动脉瘤位于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不规则囊状,瘤体较大约为16mm,瘤颈约为8.5mm,并伴有子瘤,近端与远端的血管直径有差异。手术总体操作非常顺利,术中支架通路顺畅,尤其在血管虹吸弯不需要进行反复推拉和导丝按摩。在完全释放后仍可回收至微导管重新精准定位,打开后贴壁良好。具备良好的显影性,在造影设备下可透视支架整体效果。


总之,苏万东教授在使用过市面上同类FD产品中认为YonFlow是最有优势的一款产品,期待该产品给广大神经介入医生带来更多新选择,造福更多动脉瘤患者。



长海华山双中心携手

加速国产原创先进技术上市进程

暖阳医疗YonFlow血流导向支架系统已经迈入上市前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阶段,由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联合担任项目PI,全国另有14家知名神经外科主任参与,共同研究并进行评估。其中,长海医院和华山医院已于2021年年底正式召开启动会,并完成了多例入组手术,参研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本月也进行了首例入组,手术反馈均良好。该研究预计在2023年完成,届时,YonFlow血流导向支架系统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可回收颅内动脉瘤微创介入器械。


术者简介

苏万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健康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急危重症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获山东省十佳青年医生称号

荣立山东省汶川抗震救灾二等功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