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作为机体的生命中枢,几乎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重要功能,与颅内其他部位出血相比更容易造成脑功能损害,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脑干出血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让广大神经外科同道进一步了解脑干出血的诊断和救治的最新进展,脑医汇为您整合了一期关于脑干出血的治疗系列内容,其中包含指南规范、手术病例分享、专家视频讲解等,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脑干出血的诊断和救治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202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合作达成《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从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预后、预防和干预等角度展开,并对不同治疗手段进行了分类阐述,旨在为大家对原发性脑干出血(PBSH)提供临床诊治参考和建议。
标准与规范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理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很少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积极手术干预,特别是对PBSH的手术治疗列于手术禁忌之列。但是2022年5月17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布了《新版自发性脑出血/出血脑卒中治疗指南》指出:现有的证据已经充分表明,微创手术可能会提高患者在中度或重度ICH后生存的可能性。
指南更新
新在哪里?2022年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最新诊疗指南更新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创伤学组正在结合最新版指南,进行中文版专家解读和视频巡讲,并在脑医汇-神外资讯平台进行连载,与全国广大同道一起,学习指南,指导临床救治,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持续连载中...欢迎关注专栏了解更多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根据《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2022)》指出: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显微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抽吸术、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
一
显微开颅血肿清除术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对脑干安全进入区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脑干已不再是神经外科手术禁区,针对PBSH的显微手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根据血肿所在具体部位选择颅底手术入路,如中脑被盖区血肿可选择枕下经天幕入路,中脑外侧面血肿可选择颞下入路,脑桥腹外侧血肿可选择乙状窦后入路,脑桥、延髓背侧血肿可选择枕下正中入路。但脑干血肿清除术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开展,并注意“脑干无牵拉、血肿轻吸引、责任血管弱电凝”等显微操作要点,以尽可能降低医源性损伤。
病例分享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二
立体定向抽吸术
穿刺类手术具有显著的微侵袭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医源性损伤水平,最早由日本的Takahama团队开展并取得成功。Hara等在37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中开展对照研究,发现18例手术患者中72%获得显著临床改善,而保守治疗组仅有42%获得好转。国内最早报告采用立体定向抽吸联合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的一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中有3例脑干出血,其后的零星报道,显示该技术确有成效。2019年有学者基于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的术前规划,确定最优穿刺路径,抽吸作业点、侧孔方位角及抽吸量,指导术中精准抽吸,术后无需常规使用尿激酶溶血,基本达到直视下清除效果,与保守治疗相比,立体定向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30d生存率(85.9%比50.0%)和90d清醒率(39.0%比22.1%)。
李聪慧教授--脑干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
微创治疗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三
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目前,仅有个案报道应用内镜进行脑干血肿清除术。最早由日本的Takimoto等报道采用神经内镜经导水管清除脑桥血肿。Liu等则报道采用内镜下经鼻经斜坡入路治疗1例严重的PBSH,术后GCS评分由3分改善至11分。该入路主要适合清除脑干腹侧血肿,但术后面临脑脊液鼻漏和感染的风险,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依赖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穆林森教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干出血
内镜血肿清除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四
脑室外引流术
PBSH中高达39.5%的患者会并发脑室出血,血肿机械性压迫也可能引起四脑室堵塞,从而继发梗阻性脑积水,导致占位效应和ICP增高,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缓解脑积水,同时有助于引流血性脑脊液,促进脑室内血肿的廓清。
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外引流术的手术策略与技巧 | The Neurosurgical Atlas全文翻译
(点击标题或图片进入文章)

《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2022)》特别指出,总体而言,PBSH的外科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和苏醒概率,但多数存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中长期所需康复与护理成本高,应客观知情告知;
(2)由于血肿累及的结构特殊,对技术熟练程度、软硬件设备条件及围手术期管理均有较高要求。在做好生命体征支持的前提下,应尽早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外科干预;
(3)手术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优先选择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术;直视下容易暴露的血肿也可考虑选择颅底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
更 多

张洪钿教授--脑干出血手术治疗与转化医学研究
刘凤强教授--原发性脑干出血分型与立体化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