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颈内动脉C2-C5段通常呈现S形弯曲,对于C4段重度狭窄病变,在器械的选择上不仅要考量其支撑性,同时也要兼顾通过性,尤其在球囊扩张后需要进行球扩支架置入,球囊预扩张的效果可以提高球扩支架的到位能力。
加奇生物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是一款颅内专用快交系统球囊,操作简便;较小的通过外径更容易通过狭窄病变,扩张过程稳定成形,安全有效。
本期嘉介谈邀请新昌县人民医院彭思民教授,展示SacSpeed®在一例症状性左侧颈内动脉C4段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体会,精彩不容错过。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73岁,主诉:因“右侧肢体乏力11小时”入院。
简要病史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1小时左右在家中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右上肢握力减退,右下肢行走时有拖拉感,感头晕。急诊查头颅胸部CT示:左侧额叶腔梗灶,老年性脑改变,建议必要时MRI检查;两肺上叶少许增殖灶,心脏稍增大,主动脉钙化。急诊诊断“脑梗死”,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波立维300mg口服,收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
查体情况
T:36.5℃,P:57次/分,R:20次/分,BP:162/97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无鼻唇沟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洼田饮水试验1级,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7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巴士征阴性,左侧巴氏征阴性。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颅MR:左侧额叶多发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缺血梗死灶,老年性脑改变。



急诊头颅CT。








脑血管CTA: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中重度狭窄,左侧大脑前动脉由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

脑血管DSA检查:左侧颈内动脉C4段粥样斑块伴中度狭窄,斑块表面不平整形成夹层,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左侧颈内动脉延续为大脑中动脉。
患者右侧肢体轻瘫症状
头颅MR证实患者左侧额叶多发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CTA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中重度狭窄
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C4段粥样斑块伴中度狭窄,斑块表面不平整形成夹层
患者有行左侧颈内动脉C4段狭窄伴夹层支架成形术指征
左侧额叶多发急性脑梗死
左侧颈内动脉C4段粥样斑块中度狭窄伴夹层
高血压病3级
2m微导丝
3.5mm*13mm球扩支架
加奇生物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2.5×12mm、3.0×12mm
全麻下手术,本以为很简单,但术中一波三折,好在最后结果满意。
第一折:6F股动脉鞘、6F导引导管,微导丝通过左侧ICA达到M3段满意,根据测量结果直接选用一枚3.5mm*13mm球扩支架,通过狭窄处困难,多次试图通过未果。
第二折:先用一枚加奇SacSpeed®2.5×12mm球囊扩张导管扩张(8atm压力),球囊顺利到达狭窄部位,但扩张后上3.5mm*13mm球扩支架通过狭窄处仍然困难。
再次用一枚加奇SacSpeed®3.0×12mm球囊扩张导管扩张(12atm压力),但扩张后上3.5mm*13mm球扩支架通过狭窄处仍然困难,导引导管后撤明显,考虑导引导管支撑力不足。

3
第三折:改8F股动脉鞘,上8F导引导管,上6F中间导管到左侧颈内动脉C3段,上微导丝到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沿微导丝上3.5mm*13mm球扩支架时,发现支架未通过狭窄处时已经脱落,好在支架套在微导丝上,用第一次使用的加奇SacSpeed®2.5×12mm球囊扩张导管打大一点,将已经脱落的支架向前顶,小心通过狭窄处并定位,再抽扁球囊使球囊进入支架内,定位好后扩张球囊撑开支架(8atm压力),再上一枚3.5mm*12mm后扩张球囊到支架内,以狭窄处为中心再次扩张(12atm压力)。

微导丝到位

支架脱落
SacSpeed®2.5×12mm球囊前顶支架到位
SacSpeed®2.5×12mm球囊扩张,后扩球囊扩张
支架成形,结果良好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继续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术后3月随访,患者症状改善,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生活自理。
讨论与总结
1
2
3
4
5
彭思民
新昌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浙江省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绍兴市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委员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