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摘要
女性,72岁。
术前影像--胸部CT
术前影像--颅脑MRI
辅助检查
诊断
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
1.颅内占位性病变(左侧 小脑半球):转移瘤可能性大。
2.右肺上叶占位病变:肺癌可能性大。
MDT诊疗方案
启动院内神经肿瘤MDT讨论,成员:神经外科、神经影像、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
神经影像:左侧小脑半球结节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边界清,周围脑实质肿胀,呈不均匀强化,结合MRS、PWI及胸部CT,考虑转移可能性大,肺部来源可能。
胸外科:治疗缓解脑部症状,完善全身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右上肺肿瘤病灶,待颅内高压解除,全身状况稳定后,考虑评估手术及后续治疗。
肿瘤科: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后续可给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神经外科:患者颅内为单发病灶,目前以颅内高压及左侧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左侧小脑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四脑室受压变型形,为防止急性脑积水及后颅窝高压致枕骨大孔疝的发生,优先处理小脑病变,解除可能的严重不良后果。
经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告知MDT诊疗方案后,家属同意行左侧小脑半球病变切除术,待术后病理决定进一步治疗。
手术步骤
手术入路:左侧枕下旁正中入路。
蔡司Yellow 560黄荧光下显露肿瘤
蔡司Yellow 560黄荧光下切除肿瘤
蔡司Yellow 560黄荧光下完整切除肿瘤
止血
手术体会
外科手术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赢得后续治疗的时间和机会,但肿瘤内科、放疗科、神经影像科、神经外科、营养科、病理科等相关学科的紧密合作,全流程的MDT,能为此类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带来切实的帮助。
颅内转移瘤的治疗原则:根据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对于对于有症状脑转移而颅外病灶稳定的肺癌脑转移瘤,如脑转移瘤数目≤3个,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案:(1)手术切除脑转移瘤;(2)SRT;(3)SRT联合WBRT。
该患者肿瘤位于左侧小脑半球,有颅内高压症状及共济运动障碍,四脑室受压变形,颅内转移病灶单一,位置相对表浅,位于非功能区,手术风险相对小,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
手术目的:解除颅内高压症状;阻止肿瘤进展导致继发脑积水的发生;明确病理诊断;明确原发灶来源。
Yellow 560黄荧光应用经验分享
Yellow 560黄荧光在术中的作用:术中肿瘤边界显影清晰,可直接在Yellow 560黄荧光模式下将病灶完整切除,安全有效,显著提升颅内转移瘤的全切率。
文献大多数使用黄荧光的剂量为5mg/kg,我们的体会是,2mg/kg的剂量即有很好的术中显影。
药物注射时机是关键,我们体会是切开硬脑膜前2小时给药,术中可以达到最佳显影效果。
术前T1增强病灶,在术中黄荧光模式下均能显示出肿瘤染色,部分Flaire高信号区亦有黄染,考虑可能与肿瘤浸润有关。
在切除染色组织后,荧光也会在肿瘤边缘区域再次出现,室管膜和硬脑膜增强是生理的。
术后影像--CT
术后影像--MRI
术后病理
出院时情况
病人神志清,未诉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不适。神清语利,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伤口甲级愈合。
出院诊断:小脑转移瘤(左 肺癌转移)。
点击了解更多ZEISS KINEVO 900产品信息
刘晓斌 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颅底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神经脊柱分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库专家。
擅长颅脑肿瘤及脊柱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脑立体定向活检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脑积水微创治疗以及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等神经重症患者的救治。参与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参编专业著作2部(《脑垂体瘤学》、《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学》);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专业方向:颅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功能神经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