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种研究对Hakuba三角有不同的定义,为避免神经外科医生对该三角发生误解,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Mansour Mathkour等对Hakuba三角的解剖细节,包括边界长度、内容物以及毗邻结构展开研究,规范该三角的解剖学定义,有助于颅底外科医师深刻理解。结果发表在2022年1月的《Neurosurgical Review》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athkour M, et al. Neurosurg Rev. 2022 Jan 7. doi: 10.1007/s10143-021-01707-x.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颅底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区域,为更好的理解颅底手术入路,学者们定义一些三角形区域作为手术通道。动眼神经三角,也称为Hakuba三角,最初由日本神经外科医生Hakuba提出,用于指导切除海绵窦区病变的入路标志。目前各种研究对Hakuba三角有不同的定义,为避免神经外科医生对该三角发生误解,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Mansour Mathkour等对Hakuba三角的解剖细节,包括边界长度、内容物以及毗邻结构展开研究,规范该三角的解剖学定义,有助于颅底外科医师深刻理解。结果发表在2022年1月的《Neurosurgical Review》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解剖5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高加索人尸头,其中3名男性和2名女性标本,共10侧,显露颅神经和颅底硬脑膜。显微镜下识别Hakuba三角并定义其边界。Hakuba三角的侧缘或前缘为沿前床突至颞骨岩尖部的前岩床韧带,后缘为沿后床突至颞骨岩尖部的后岩床韧带,内侧缘为前、后床突之间的床突间韧带(图1)。测量三个边界的长度、动眼神经在三角内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动眼神经占该三角面积的比例。此外,还记录滑车神经进入三角的位置、三角内颈内动脉分支以及外展神经的位置。
图1. A. 颅骨和B. 尸头标本中Hakuba三角的上视图,其边缘为,LB(AB):外侧(前)界;MB(ICB):内侧(床突间)界;PB:后界。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该研究测量Hakuba三角的边界长度和描述三角内部神经血管的解剖结构。通过Hakuba三角可相对安全地显露海绵窦上部,以处理该区域的血管和肿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