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阐明BMI对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Rautalin I等前瞻性收集1985年至2016年在14个国家93家医疗中心报告的6项多中心研究数据,分析BMI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接受开颅手术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发表于2022年3月的《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autalin I, et al. Neurosurgery. 2022 Mar 24;90(6):816-822.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1931.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大量研究探索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预后的因素。最近一项系统评价提示,体重指数(BMI)高是SAH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这与既往观点认为肥胖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相左。为阐明BMI对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Rautalin I等前瞻性收集1985年至2016年在14个国家93家医疗中心报告的6项多中心研究数据,分析BMI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接受开颅手术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发表于2022年3月的《Neurosurgery》在线。
研究方法
该研究收纳的6项研究,包括4项临床研究和2项队列研究内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1692例。为避免选择偏倚,研究者只纳入GCS评分13-15分和开颅术后的患者。将BMI数值分为4级,低BMI(14.4-23.8分)、中等BMI(21.9-28.3分)、高BMI(24.4-29.4分)和极高BMI(27.1-69.2分)。以术后3个月时GOS评分和3个月的死亡率为研究终点指标,其中GOS评分4-5分视为预后良好,1-3分预后较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变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认为BMI较高患者似乎与高级别aSAH开颅术后的预后不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