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4日发布 | 2162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尽取之心】周志明、杨科:SkyFlow4*30取栓支架用于复杂大脑中动脉M1段取栓

杨科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病例简介



18:30患者发病时间


病史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及主诉:

男,49岁,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利6小时


简要病史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较差,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长期吸烟病史,30年,平均20支/天,饮酒30年,平均2两/日。


现病史:

患者于18:30突发左侧肢体发力,摔打在地,伴言语不利及呕吐,呕吐为非喷射状胃内容物,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家属发现后立即送至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20:22),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20:40),建议至我院就诊(转诊至我院时间23:14)。

23:14入院时间


查体
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双眼向右凝视,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
左侧病理征阳性。NHISS评分12分(凝视1分+面瘫2分+左侧上下肢8分+构音1分)。
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CT。

完善术前CTA和CTP,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ASPECT评分:6分。


核心梗死体积约27ml,缺血半暗带体积约369ml,符合DAWN研究标准。


00:12穿刺时间


术前DSA
右颈侧位造影,可见C1段严重迂曲。


右颈正位造影。


发病位置及病因考虑


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M1闭塞,TOAST分型:未知病因型。


手术方案


予以急诊右侧大脑中动脉机械取栓术;

闭塞原因怀疑为心源性栓塞,因患者颈内动脉C1段严重迂曲,长鞘通过迂曲段困难,导致后续抽吸导管到位困难,及整体取栓系统稳定性欠佳,因此采用抽吸导管+取栓支架联合进行取栓操作作为补救方案。


手术所用耗材


支架:心凯诺SkyFlow取栓支架 TD-4*30

中间导管:ACE抽吸导管

微导丝:Synchro-14 0.014” 

微导管:Rebar-18

指引导管:NeuronMax 088 90cm
手术过程


在长鞘指引下,微导丝、微导管带抽吸导管同轴前进,到达颈动脉末端。


首选抽吸,抽吸后进行造影,血栓未见变化,M1段仍处于闭塞状态。


换策略上行支架,抽吸导管位于颈内动脉末端。



经微导管输送SkyFlow4*30取栓支架,可以看到支架顺利推送到位,推送过程手感佳


支架释放,释放后可见SkyFlow取栓支架具有多点显影特性,支架展开完全;采用swim技术进行取栓并回收支架。



支架回收。


第一次取栓后造影,血管仍有闭塞,进行再次取栓。


微导丝微导管通过病变。


再次释放SkyFlow4*30取栓支架,进行二次取栓。


回收支架。


血管再通(TICI3级)。


术后治疗结果及DSA影像


血流恢复状况良好。



术后即刻CT,少许造影剂外渗。


术后第二天CT。


术后MRI,血管维持再通状态。


术后检查,右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末端较对侧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考虑过灌注。

02:09手术结束


术后管理


维持血压120-140mgHg左右。

术后24小时CT病灶内见少许渗血,予以阿司匹林单抗,丁苯酞促进侧枝循环处理。

患者一周后出院,回当地医院康复,现可独立行走,效果较好。





病例思考与总结



1.手术难度:本例患者C1段迂曲明显,长鞘通过迂曲段困难,导致后续抽吸导管到位困难,及整体取栓系统稳定性欠佳,且血栓位于大脑中动脉,涉及到分叉处,取栓难度加大。

由于血管迂曲,抽吸导管到位困难,且稳定性差,取栓过程中出现下掉,首次抽吸取栓失败。

在迂曲血管进行SWIM取栓时,可以考虑用一些软硬适中的中间导管作为支撑,比如心凯诺的SkySurfer远端通路导管,可能能达到更好的到位和支撑的效果,降低迂曲血管中取栓的难度。


2.手术器械选择方面:本例患者使用了心凯诺SkyFlow颅内取栓支架,该支架为双螺旋形闭环(合)结构,支架顺应性良好抓栓能力强显影性高,全程可视化操作,术中可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在迂曲的血管中贴壁性良好。且该4*30支架为0.018"推送导丝,可以增加在迂血管中的支架推送性,达到良好的到位。




术者简介




杨科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主治医师






  • 杨科,硕士研究生;

  • 主攻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 于SCI发表论文数篇。




专家简介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






  • 周志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

  •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介入神经病学常务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介入协作组成员;

  • 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 安徽省神经病学脑血管学组副组长; 

  •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擅长卒中、眩晕、帕金森、癫痫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率先独立在皖南地区开展颈动脉支架、椎动脉支架、以及颅内支架置入术,开展急诊动脉取栓,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医院及科室简介



医院概况: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风景区,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吴绍青、沈克非、陈翠贞等都曾在此工作,医院中医科李济仁教授荣膺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医院现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首批诚信医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厅省级临床医学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省级文明单位、省园林式单位,是安徽省皖南及皖江地区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医院占地面积18公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100张。设有临床科室40个,医技科室14个,教研室21个。全院职工21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药、护)师(正副教授)400余人,硕士及博士300余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4人。
  

科室简介: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特色专科,也是省内成立最早的专科之一,于1974年建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病床91张(两个病区),普通门诊1个及专家门诊2个(含癫痫专病门诊),神经电生理室(含脑电图机 、脑电地形图仪、经颅多普勒检查仪、肌电诱发电位仪、智能化脑电监护及动态脑电图仪、准备引进动态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脑血管病研究所,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等。


神经内科是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设有5个研究方向,涵盖神经内外科及神经心理,目前已招收研究生20余届,毕业50人。科室现有医护员工4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28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2人。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目前学科已创立了一系列的医疗特色,这些特色在为广大患者的服务中获得了切实的体现,为病患者提供了福音,也为科室赢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


近年来神经内科主持完成并承担有省科技计划项目、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课题、吴介平医学基金会及皖南医学院等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100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有多人在省级专业学会担任副主委等职务,担任多家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 


科研方面:学科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以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方向,深入开展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支架置入术、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栓塞术)介入治疗、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及经皮动脉溶栓术。开展脑血管疾病脑保护药物治疗的研究及脑水肿发病机制的研究。加强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掌握癫痫的发病规律与发病机制,做好癫痫的防治工作。开展睡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 通过学习与创新,力争把该学科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具有特色、能圆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科室。

【公司简介】

心凯诺医疗成立于2014年,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端血管微创介入产品,拥有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两大产品线,定位为聚焦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的平台型公司,为脑卒中、外周动脉/静脉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完整的治疗方案。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