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2日发布 | 1659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朱良付、周志龙:Syphonet®取栓支架治疗左侧ICA窦部血栓脱落致M1段闭塞一例

朱良付

河南省人民医院

周志龙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术者寄语

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具有时间窗更长,再通率更高,再通时间更快等优势已被广大神经介入的医生所接受。针对AIS-LVO的患者,需根据患者情况、血栓性质、血栓位置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取栓方式。


本期嘉介谈邀请河南省人民医院朱良付、周志龙教授,展示Syphonet®取栓支架治疗左侧ICA窦部血栓脱落致M1段闭塞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性,51岁,因“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

简要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1小时前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口舌歪斜、流涎。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余年。2年前患脑梗塞,并行静脉溶栓治疗,遗有言语不清。3年前因乳腺增生行乳腺切除术。

入院查体情况

神志清,精神差,双眼向左侧凝视,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上下肢肌张力高。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16分。

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磁共振:


术前造影:主动脉弓、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血栓。


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治疗经过




术前讨论
  • 发病1小时,临床症状(NIHSS评分16分)与DWI结果不匹配。

  •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血栓+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 术前mRS 1分。

  • 血栓负荷量大,溶栓再通率低+DIRECT—MT研究。





手术方案

直接急诊全麻行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血栓抽吸+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开通术。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 8F MPA

  • 5F 125cm中间导管

  • 0.027in微导管

  • 200cm微导丝

  • 加奇4x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





手术过程
1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采用中间导管抽吸方法取栓,造影后再通良好。

2

针对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采取支架取栓方式。微导管在微导丝引导下通过闭塞段,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撤出微导丝,造影证实真腔。

3

输送4x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支架推送性能良好。利用支架头端的锚定效果缓慢释放取栓支架,可见Syphonet®取栓支架通体显影。支架释放后造影,血流部分恢复。

4

等待五分钟使支架与血栓充分融合后回撤Syphonet®取栓支架,即刻造影,mTICI ⅡB级。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

术后造影确认血流部分恢复,mTICI ⅡB级,结束手术。


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未见颅内出血。





术后定期随访情况

术后7天患者NIHSS评分4分,mRS评分1分。


病例总结

1

该病例为颈内动脉窦部血栓脱落导致大脑中动脉闭塞,术中处理窦部血栓很关键,抽吸首选

2

颅内应用加奇Syphonet®取栓支架支架锚定效果佳,支架释放后可根据支架的“蜂腰”形态定位血栓位置。另外,支架独特的支架花型设计,提高抗折性,在弯曲血管中能够保持完整管腔,增加了一把再通率

3

加奇Syphonet®取栓支架具有良好的取栓能力,能够有效提高一次血管再通率,满足临床的使用需求



术者简介

周志龙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

硕士(郑州大学七年制),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现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脑血管二病区从事脑血管病诊疗工作,致力于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和研究。

荣获首届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组织“华夏杯”全国动脉取栓技术大赛二等奖;获得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救治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导师课程培训证书,发表论文10余篇。


手术指导

朱良付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卒中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绿色通道组长、颅内狭窄专科主任、脑血管二病区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卒中中心管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协助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河南省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委,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学组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介入委员会副主委。

从事脑血管病的内科防治、血管内诊疗。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卒中中心学习。致力于缺血性卒中的分型、血管内再通治疗研究,主持省级、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评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奖、菁英先锋奖。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