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1日发布 | 462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桡”有兴趣·R-DAS技术】见微知著,精微入路:经桡动脉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

程光森

珠海市人民医院

方亦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刘永康

珠海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trans-Radial telescoping catheter technique with a Distal Access catheter and Simmons catheter,即经桡DA/DAC+Simmons导管同轴技术。


—— OCIN团队:方亦斌教授


前  言


通路是神经介入手术的基础,建立良好的通路是行介入治疗的重中之重。相对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入路更安全,表浅易压迫,无需血管闭合器,出血少,止血容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人舒适度更高,术后无需卧床等等优势。同时随着国产器械的发展,一些更适合经桡入路导管的出现,为经桡入路治疗提供了便利。近期我中心使用R-DAS技术(经桡DA/DAC+Simmons导管同轴技术),经远桡入路,通桥银蛇®DA+125cm西蒙2同轴高上,释放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汇报如下:


病例展播


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75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7个月,加重伴头痛2周”入院,

颈椎及锁骨下动脉彩超示:右侧椎动脉狭窄(V1段:50%-69%)。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可能(近段)。左侧锁骨下动脉窃血(完全型)。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


颅内多普勒彩超示:高阻型脑动脉血流频谱改变;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未探及,考虑先天变异(缺如)可能;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部分型);左侧椎动脉狭窄(轻度);左侧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完全型);基底动脉频谱形态改变:考虑基底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窃血(隐匿型)所致。




术前影像学检查

患者7个月前在我院造影,动脉瘤瘤瘤体较小,不到4mm,未干预。



此次住院,造影显示动脉瘤增大且伴有子囊,瘤体4.6mm*3.1mm,瘤体最大径5.1mm,瘤颈宽4.6mm,为宽颈动脉瘤。



治疗方案

计划优先处理右侧颈内动脉瘤,因颅内动脉瘤相对比较凶险,一旦破裂,危及生命,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症相对没有那么紧急,择期处理。


拟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宽颈动脉瘤,计划经远桡动脉入路,因远端桡动脉相对表浅,可显著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及出血并发症,且远桡近端有掌浅弓,即使远桡血流减慢或者闭塞并不会影响近端桡动脉的前向血流,从而保留了近端桡动脉



选用通桥银蛇®DA经桡入路,因国人桡动脉比较纤细(平均直径2.4mm),如使用中间导管,需要长鞘辅助(普通长鞘外径2.57mm,Neuromax外径2.7mm),对桡动脉损伤较大,通桥银蛇®DA支撑力较强,无需长鞘辅助,对血管损伤较小(通桥银蛇®DA外径2.08mm),且头端稳定性比中间导管高。DA经桡,可以用125cm SIM2导管同轴带上去,即R-DAS技术(经桡DA/DAC+Simmons导管同轴技术)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使用器械
  • 6F泰尔茂薄壁鞘

  • 通桥银蛇®DA

  • Cordis 125cm西蒙2导管

  • 1.5m 泥鳅导丝

  • 2m  Synchro-14 导丝

  • 史赛克 XT-27 微导管

  • 美敦力 4.75mm*20mm Pipeline


治疗过程

术前测量:瘤体4.6mm*3.1mm, 瘤颈宽4.6mm,近端血管直径4.7mm,选择4.75mm*20mm Pipeline。



入路:远桡穿刺,6F薄壁鞘,通桥银蛇®DA(不接Y阀)+125cm SIM2+1.5m 0.035泥鳅导丝同轴,主动脉成袢。



路径指引下泥鳅导丝进入右侧颈总动脉,回拉跟进SIM2。



通桥银蛇®DA(不接Y阀)在125cm西蒙2导管的导引下直接进入颈内动脉C1末端。



XT-27+2m Synchro-14 导丝支持下通桥银蛇®DA继续前进。



Synchro导丝和XT27支架微导管上行至右侧大脑中动脉。



通桥银蛇®DA继续前进,头端越过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段,提供稳定支撑。



送入4.75mm*20mm PED密网支架。



逐步推挤释放支架。



根据造影定位,继续释放支架。



继续释放。



释放完毕,回收输送系统,释放过程中,通桥银蛇®DA提供稳定支撑,几乎不移位。



密网支架释放完后常规按摩,以促进更好贴壁。



近端按摩完毕后,复查3D旋转造影。



稀释造影及融合后提示PED贴壁良好。



术者体会


1、相对经股入路,经桡入路患者更加舒适,并发症更少,随着介入器材的进步,会有更多的脑血管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入中来完成,相对正常桡动脉入路,远桡入路可显著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及出血并发症,因远端桡动脉相对表浅,且远桡近端有掌浅弓,即使远桡血流减慢或者闭塞并不会影响近端桡动脉的前向血流,从而保留了近端桡动脉。


2、远桡穿刺尤其适合左侧桡动脉,穿刺时,患者可掌心向下舒适的放在右腹股沟或腹部,术者不用向前俯身操作导管,术者更为舒适,且减少术者的射线暴露。


3、R-DAS(经桡DA/DAC+Simmons导管同轴)技术可经桡处理大多数颅内病变;此例患者术中使用R-DAS技术通桥银蛇®DA和125cm Simmons2同轴远桡入路释放密网支架,通桥银蛇®DA内径0.071大内腔,外径只有2mm,无需长鞘辅助,更适合经桡入路(中国人的平均桡动脉直径2.4mm),可以减少对桡动脉刺激,降低桡动脉痉挛及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



专家点评


相较TFA,TRA具有微创安全、患者恢复快、舒适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90%以上的CAG及PCI手术选择TRA完成。然而,在神经介入诊疗中,TRA应用明显滞后于冠脉领域,解剖上从锁骨下动脉到达颈内动脉的反向成角是冠脉介入没有的挑战,这就要求经桡神经介入治疗导管具有薄壁大腔,良好的通过性、支撑性和抗打折等特性,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款经桡专用的神经介入治疗导管。


国内术者多尝试用一些经股的通路导管来经桡建立通路,如通桥银蛇®DA、中间导管、长鞘等。但以上所有导管均为直头或多功能头端,弓上血管超选困难,往往需要借助Simmons导管(最常用的为Simmons2)同轴带上去,我们称这种技术为R-DAS同轴技术,即经桡DA/DAC+Simmons导管同轴技术,目前国外上市的Rist经桡动脉系统也是采用同样的原理,Rist经桡动脉系统由两根导管组成,包含:一根5-French超选导管(Simmons 2头端、Berenstein头端)、一根7F 0.079”导引导管,7F导引导管和5F超选导管同轴,进行弓上血管的超选与跟进。


R-DAS技术可处理多数颅内病变,在R-DAS技术中,通桥银蛇®DA+125cm Simmons 2是比较合适的选择(DA尾端不接Y阀)。通桥银蛇®DA外径只有2.0mm,无需长鞘辅助(国人桡动脉平均直径2.4mm),内径0.071”,可兼容双微导管系统,释放密网支架,释放PRECISE 6/7/8,Wallstent≤7和全系列Xpert Pro支架。


R-DAS技术—可经桡处理多数颅内病变


点评嘉宾简介


方亦斌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主任,卒中中心执行主任,OCIN学院高级讲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多大FIELDs研究所访问科学家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性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

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方亦斌 副主任个人主页


手术专家简介


程光森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副主任  

国家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放射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珠海市医师协会脑血管分会主任委员

神经介入资讯编委

岭南名医,从事神经介入20余年,擅长各类急性脑梗塞的微创介入治疗,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各种脑出血的介入治疗,血流导向装置全球导师,共进行各类神经介入诊疗5000余例,先后于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神经介入中心学习交流,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程光森 主任个人主页


刘永康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秘书,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神经介入基层医院专业组副组长

珠海市卫生系统青年才俊

先后于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及珠江医院进修学习脑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疗技术

是国内获得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及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双带教资格的最年轻导师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刘永康  医师个人主页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