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4岁。
因“频发癫痫20年”入院。患者自幼即有癫痫发作,在当地一直予以药物治疗,主要是“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但效果逐渐不佳,加大药物剂量也控制不满意。今年患者婚后打算怀孕,担心大量的抗癫痫药物影响胎儿的健康,遂来我院就诊。
术前查体:一般情况无特殊,但反应偏慢,寡言少语,性格内向。
头颅磁共振可见右侧尾状核头部临脑室侧有异常信号,约5mm大小。T1和T2均呈等低信号,增强后无增强,磁敏感提示仍然为低信号表现。
磁共振显示右侧尾状核头部的直径约1cm病灶
患者脑电图报告:各导联均可见较多高幅4-6Hz的θ波,短、中程阵发活动。视频脑地形图明显异常分布。
脑电图提示异常脑电波

考虑此处的肿瘤性病变可能与癫痫有关,故后在全麻下,导航辅助下行经右侧侧脑室额角入路,做右侧额部直切口,皮层造瘘后行右侧尾状核头部肿瘤切除术。
体位与手术切口
皮层造瘘的瘘口,直达侧脑室额角
术中,进入侧脑室后,吸出脑脊液,沿着导航指引,顺利找到肿瘤。手术显微镜下,肿瘤色泽黄色,质地硬。位于室管膜下方,嵌入脑组织内。显微镜下沿着肿瘤边界分离,直至完整切除。周围脑组织保护良好。
显微镜下:肿瘤色泽灰黄,质地硬,有边界。
术中可见位于室间孔后方的丘纹静脉,多加保护。
切除之肿瘤,大小约1cm,界清,切除完整。
术后,予以德巴金+开浦兰口服,癫痫未再发。
复查头颅MRI提示肿瘤切除满意。
术后MRI提示肿瘤切除满意。
术后病理报告:神经胶质内钙化,周围见少量室管膜细胞。免疫组化,GFAP(++),Vim(+),EMA(-),Ki-67<1%。
癫痫是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脑部持久或继发性改变,并可引发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严重后果,目前认为反复出现癫痫发作才可诊断为癫痫,偶尔仅有一次的发作尚不能诊断为癫痫。目前全世界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其中9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癫痫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同时也可继发于损伤应急和外科术后,甚至术后恢复期。癫痫通常可控但是难以治愈,即使应用现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包括对一些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仍有超30%癫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再发作,因此癫痫的治疗一直神经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癫痫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那些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大发作或药物治疗不佳的局灶性癫痫患者。但是术后仍需服用抗癫痫药物积极预防或控制一些术后并发症。癫痫手术的关键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准确定位癫痫灶(即引发身体异常放电的位置),这将直接关系到癫痫治疗的效果;其二就是术前评估癫痫术后是否影响正常脑功能。
既往有文献报道尾状核头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引起癫痫的报道[1]。我们也结合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表现,认为次病灶应该是本例患者癫痫的原发病因。肿瘤位于侧脑室边,自额叶造瘘,利用导航指引,可以较为微创的切除肿瘤,同时一般不会对正常脑功能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术后的病理也提示是一个偏良性的病变。经过短时间的随访,病人没有再发癫痫,各项神经功能保留良好。因为,我们回顾本病例,认为手术还是对患者有益的。


1,Giulioni M, Rubboli G, Marucci G, Martinoni M, Marliani AF, Riguzzi P, Calbucci F. Focal epilepsy associated with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in the area of the caudate nucleus.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2 Oct;114(8):1119-22. doi: 10.1016/j.clineuro.2012.06.003. Epub 2012 Jul 17. PMID: 22809555.
赵耀东 副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带组组长。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在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南院,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