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9日发布 | 1747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One and Done,一网无余丨唐景峰教授:应用WEB™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唐景峰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专栏导读

无论是外科夹闭亦或介入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而瘤内扰流装置WEB™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的选择,在世界多项临床试验中,WEB™均表现出了在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神介资讯平台联合MicroVention公司共同打造“WEBest一网无余”动脉瘤扰流装置专栏,旨在分享瘤内扰流装置WEB™最新使用经验、技巧。本期为大家分享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唐景峰教授团队带来的WEB™扰流装置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一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探讨!


术者简介

唐景峰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脑血管病科主任,卒中中心执行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

  •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 广西医师协会理事

  • 广西卒中学会理事

  • 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 桂林市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桂林市“百佳医护工作者”、桂林市“优秀医生”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女性

年龄:57岁

主诉: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6天。


病例简介

现病史:患者6天因反复头晕视物旋转于当地医院住院检查时发现颅内动脉瘤,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无腹胀、腹痛,无意识障碍,无抽搐、口吐白沫、四肢活动障碍等不适,家属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就诊我科门诊,门诊拟“颅内动脉瘤”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未解,体重未见明显改变。


既往史: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发现甲状腺病变,行甲状腺病变切除(具体不详),发现血压高,未规律服药。反复头晕、视物旋转、恶心、走路不稳1年余。否认“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


术前影像检查


动脉瘤测量

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尺寸4.18mm x 3.42mm。




手术方案

使用WEB™ SL 5 x 3mm扰流装置进行栓塞治疗。


治疗经过

全麻插管后,取平卧位,于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股动脉长鞘。


建立通路:6F长鞘导管+115cm AXS Catalyst 5中间导管建立通路。




超选到位:全身肝素化后,200cm .014微导丝引导VIA-21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腔。




微导管到位后植入WEB™,定位准确后缓慢释放WEB™






造影提示动脉瘤显影较前明显变淡,大脑前动脉血流未见影响。




解脱WEB™




观察数分钟后再次造影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经中间导管缓慢推注10ml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后再次造影提示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






撤出微导管、中间导管及长鞘。拔出股动脉鞘后压迫穿刺点,术后送回病房。


术后体会

总的来说,对于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无论是血管内介入栓塞还是开颅夹闭均面临挑战。WEB™在国内的上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简化手术方式,只需单一器械就能完成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避免支架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降低了治疗的难度,使治疗更快捷、安全、有效。WEB™在国内的上市为医生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双抗禁忌的患者和开颅夹闭风险高的患者。可以预见WEB™的到来将使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更安全,简单和有效,造福国内患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