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恢复不止是诊断、治疗这么简单,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护理是决定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有些疾病,例如渐冻症等,如果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那护理就成了最好的治疗;护理是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护理人员与患者相处的时间相较于医生来讲更长,护理体验能较大程度影响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当然,除了医院的护理人员外,还有“编外护理人员”--患者家属,家属在患者术后甚至出院后都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时刻照顾患者起居,因此,了解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是十分有必要的。

胶质瘤
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的统称,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种类不同,胶质瘤可分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多种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I—IV级,将I、II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划分为低级别胶质瘤,将III、IV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划分为高级别胶质瘤,将混合少突星形细胞瘤划分为混合性胶质瘤。
胶质瘤有3种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通常临床上采用的是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大致为:首先通过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随后结合放、化疗方案进一步消除剩余的肿瘤组织,使其处于不活动、不分裂的“睡眠”状态。胶质瘤很难根治,手术后也往往会复发,因此对胶质瘤患者而言,术后护理异常重要!

保持心情舒畅
由于部分胶质瘤生长在功能区,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面瘫等情况,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严重者甚至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多患者因此表现出愤怒、抑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关怀,同时给患者带去安慰与鼓励,助其树立正确对待疾病、对待未来生活的观念,积极配合各项术后康复工作。

摄入充足营养
病痛对身心的折磨、手术对身体的损耗,都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应注意给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主要以高蛋白、半流质饮食为主。补充蛋白质可以对抗由药物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稠米汤、鸡蛋羹等半流质食物有助于消化,减少术后患者肠胃负担;同时要做到营养均衡,多食用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进行适量运动
患者在术后普遍较为虚弱,短期内需要充足的休息,在病情基本稳定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对于肢体乏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引导其从练习捏握方法开始,逐渐过渡到站立、步行、生活自理等阶段。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可以做些适当的锻炼,以改善食欲、体力、睡眠、精神,从而提高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

牢记定期复查
胶质瘤术后复发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复发患者预后的关键,建议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头颅增强核磁共振。患者在术后要保持伤口干燥,一月内伤口不要沾水,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等症状,需立即到医院就诊;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头痛、高热等症状,也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脑肿瘤-胶质瘤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