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省高雄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所的Chia-Li Chung等通过大鼠动物实验发现米诺环素对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改善SAH后早期炎症反应。结果发表在2021年12月的《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ung CL, et al. Biomed Res Int. 2021 Dec 6;2021:5545727. doi: 10.1155/2021/5545727. eCollection 202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卒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有学者认为,颅内炎症反应是SAH后晚期脑损伤的主要因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炎症发生和维持的支持细胞。然而,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SAH早期炎症和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中国台湾省高雄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所的Chia-Li Chung等通过大鼠动物实验发现米诺环素对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改善SAH后早期炎症反应。结果发表在2021年12月的《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线。
研究者将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AH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50mg/kg,腹腔内注射)预处理的SAH组及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50mg/kg,腹腔内注射)预处理的SAH组;每组6只大鼠。
第0天,通过向枕大池注射自体血(1ml/kg)建立SAH大鼠模型。建模前3天分别给予两组动物腹腔内注射米诺环素或氟代柠檬酸作预处理。SAH后6小时处死大鼠,通过ELISA法测定其脑脊液神经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神经元细胞凋亡,以及Iba-1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第7天,采取步行和跨步反射等方法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研究结果表明,免疫荧光染色示,SAH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然而,氟代柠檬酸仅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ELISA分析示,SAH后6小时,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而IL-6表达不上调。米诺环素可减弱TNF-α和IL-1β的上调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AH后神经细胞凋亡。米诺环素预处理可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和脑血管痉挛。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预后显著改善,而氟代柠檬酸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结局无明显改善。该研究的结论是,小胶质细胞可通过抑制SAH后早期炎症反应,调节神经细胞凋亡和脑血管痉挛,在早期脑损伤阶段起到保护作用。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