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发布 | 1160阅读

颅脑损伤的注意事项

脑医咨询助手


颅脑损伤是指发生于头颅部的外伤,在日常生活中,颅脑损伤十分常见,常见于交通事故、摔倒跌落、打架斗殴等情况。颅脑损伤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约占3-5成,即使存活下来,也有很大的可能会遗留永久残疾,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因颅脑损伤而导致死亡。

由于外界暴力而造成的颅脑损伤,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损伤间接损伤

直接损伤

由于暴力直接作用引起的损伤。


  • 加速性损伤:相对静止的头部突然遭受外力打击引起的损伤,例如钝器击伤等。此种方式造成的损伤发生在着力部位,即着力伤

  • 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突然撞在静止物体上引起的损伤,例如摔倒时头部着地等。此种方式造成的损伤发生在着力部位和着力部位的对侧,即对冲伤

  • 挤压性损伤:头部受到两个不同方向外力的同时作用,而发生严重变形的损伤,例如车轮轧伤和新生儿产伤等。


间接损伤

暴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

间接影响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 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外力经脊柱传导至颅底引起颅底骨折和脑损伤。

  • 外力作用于躯干,使得头颅与躯干之间发生强烈的过伸或过屈,造成颅颈交界与脊髓连接部的损伤,即挥鞭伤。

  • 胸部突然遭受挤压时,胸腔压力升腔静脉逆行传递,使该静脉所属的上胸、肩颈、头面皮肤和黏膜及脑组织发生弥散点状为创伤性窒息。

颅脑损伤通常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包含脑震荡、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等),颅脑损伤轻症患者以头皮疼痛为主要特点,中症患者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点,根据患者受伤过程、发病机制、身体状况等情况不同,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及相应的处理原则也不尽相同,因此若颅脑有损伤情况,建议及时就诊,避免症状加重。

注意事项

1

不宜长时间住院

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接受治疗后,患者还未恢复至之前的健康状态,就不想出院,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颅脑损伤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综合医院承担的是“治疗和护理”的职能,而之后的“康复”过程,可在患者颅脑伤势稳定后,根据医生建议,适时出院在家护理,或转院至专门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2

及时复查

当然,出院后并不是完全的痊愈了,头部受伤后,头部的出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充分吸收,虽然症状消失了,但也有复发的可能,因此,一般建议出院后1-3个月复查头部恢复及出血吸收的情况。

3

不宜过补

若患者做了开颅手术,康复期内应合理搭配膳食,不可一味进补,不宜进食大量荤油和动物内脏,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食谷类、豆类、奶类和瓜果蔬菜,注意营养均衡。

4

适量运动

患者在康复期内,首要任务就是功能的锻炼与恢复。若患者可以自主活动,则可以在家属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做一些系统、有效的运动;若患者还在卧床状态,则可以在家属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活动活动肢体,避免关节肌肉的萎缩。

5

做力所能及的事

颅脑损伤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记忆障碍、活动障碍等,康复期内,家属应尽量维持患者社会属性,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患者树立自信、维护尊严。

 预防颅脑损伤小贴士


  1. 对于儿童,由于小孩儿好动,且对突发事件认识不足,家长一定要注意仔细照看,不让孩子站在没有围栏的高地、不让孩子在马路上乱窜,避免孩子不在身边发生意外造成颅脑损伤;

  2. 对于老人,由于老人大多骨质疏松、行动不便,家属需要好好照顾,谨防老人因跌倒造成颅脑损伤;

  3. 大家在驾驶电动车和摩托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戴好安全头盔。家中有孩子的汽车用户,一定要规范安装儿童座椅,谨记安全第一。

注:部分患者在脑部受伤后,当下在医院检查头颅CT没有什么问题,就着急回家,这种行为存在很大隐患,为避免出现继发性颅内出血等状况,建议患者一定要在医院留院观察24小时。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创伤重症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找医生】- 您的私密咨询室 >>


往期推荐

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损伤的患者有用吗?

儿童颅脑外伤做检查,如何避免过量辐射?

注意!脸上的这些东西不能乱碰,容易引起颅内感染!

脑出血,是开颅手术好?还是微创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