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7日发布 | 2239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徐善才:Jasper®SS弹簧圈栓塞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体会

徐善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术者寄语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颅内动脉的内膜和中膜之间或中膜和外膜之间发生病理性夹层,导致动脉壁膨出,发生动脉瘤样扩张的病变。


IDA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尤其是在发病后1周内再破裂出血的风险很高。IDA发生SAH的患者病死率为19%~50%。因此,推荐发生SAH的IDA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行血管内治疗或开颅手术干预。治疗适应证和手术方式应多学科会诊讨论,多数治疗中心建议首选血管内治疗。


本期嘉介谈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善才教授带来Jasper®SS弹簧圈应用于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栓塞的应用体会,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性,83岁,主诉:TIA发作两周。

简要病史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5月余

入院查体情况

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MRA显示右侧椎动脉动脉瘤。

DSA显示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治疗策略




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缺血:以血管重建为主要目的,弹簧圈为辅

出血:弹簧圈填塞至关重要,安全前提下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方法: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





单支架与多支架

多支架即刻闭塞率高:52% vs 13%,复发率低:0% vs 17%。(PLoS One. 2013 Jun 26;8(6):e67169. )





血流导向装置重建

后循环风险高于前循环。





支架混搭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01

支架选择

Enterprise+Lvis支架混搭技术:

World Neurosurg. 2018 Sep;117:203-207. 


混搭支架技术在夹层动脉瘤中的优势:

    单纯Lvis存在低金属覆盖的“过渡区”

    Enterprise支架限制Lvis中间过度膨胀

    增加金属覆盖率

    加强血流导向作用

02

弹簧圈选择

不同阶段弹簧圈性能要求不同:

    成篮圈:稳定性不易压缩、成篮性分布均匀

    填充圈:柔顺性、推送性、填充体积

    收尾圈:柔顺性、推送性、抗解旋性

03

微导管塑形

微导管塑形及栓塞示意图:



手术过程

1

5mm*15cm弹簧圈成篮

2

填入3mm*8cmJasper®SS弹簧圈


填入2mm*6cmJasper®SS弹簧圈


填入2mm*4cmJasper®SS弹簧圈

3

动脉瘤的分区栓塞,弹簧圈的局部分布进一步证实了Jasper®SS弹簧圈的柔顺性。

4

缓慢释放支架,观察支架开放程度,并适度推压支架。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影像




病例总结



本病例采用支架混搭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夹层动脉瘤,支架混搭技术是利用不同支架特点提高金属覆盖率,利于载瘤动脉重建,减少复发几率。

♦ 手术当中使用了加奇生物的新一代Jasper®SS弹簧圈,弹簧圈的性能还是比较柔软,适合填塞和收尾,较为出色。术后即刻造影满意,期待后期的随访结果。


术者简介

徐善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副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63.6万阅读 | 397内容

由AI智能生成
  • 1. 
    对于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在多学科会诊讨论治疗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时,除了血管内治疗和开颅手术干预,是否还有其他潜在的治疗策略需要考虑?
  • 2. 
    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夹层动脉瘤时,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来选择更合适的方式?
  • 3. 
    在使用Enterprise + Lvis支架混搭技术时,如何精确评估其增加的金属覆盖率对载瘤动脉血流动力学的长期影响?